第216章(1 / 1)

九月初,褚长史便奉着王妃回到了汉中。

桓王妃自幼生长深闺,锦衣玉食地长大,及笄后更是嫁进皇宫。后来虽生变故,周王出宫开府,却也直接住进了礼部为齐王婚礼精心修缮的王府,未尝见过广厦深宅之外的世界。

入宫拜别皇后、贤妃,与孩儿道别时,她还对这趟远行抱着几分隐隐的惶恐,不知汉中府会是怎样的地方。然而一路行来,住过脏乱的驿馆、见过嘈杂的市井、荒凉的山里乡村……再进到汉中府属地,见到江边整齐划一的房舍、流转不息的舟船,远远望去高大如塔的滑车和通天烟柱,她忍不住长长吐了口气。

原来汉中竟是这么个安稳富庶的地方。

这是她家王爷治理之下的盛世之景。

桓元娘在舱中小窗边看了一阵,到船江靠案时便戴上幕篱遮面,从船舱中缓缓走出。

船头已放上了厚实宽阔的新踏板,稳稳当当搭在码头上。码头上的工匠、商人都暂时清开,四周一片清静,早有王府属官、内侍、侍女相迎,将她引上车辇。

车子旁边一队亲卫打着周王的旗帜护持,为首的却是个穿着正四品大红补服的俊秀青年,容貌俊雅、神采飞扬,容貌与她隐隐有几分相似——

正是她的兄长桓凌。

自从她嫁进王府,与兄长便极少相见,最后一回见面还是周王进京献嘉禾时,曾带兄长到府中小住,他们兄妹匆匆见了一面,到今天又是一年多未见。

早前住在家里,天天能见面,能听到兄长教训的时候,她只嫌兄长对她不够关心,只会说教;如今她孤身走了二千余里,在这汉中重见兄长,心中却只余一片依恋之心,再也想不到其他。

她唤了声“兄长”,桓凌迈上前一步,深深的着她,却是恭敬地称她“王妃”,请她上车回城。

仪卫打起全副王妃仪仗,引导车队缓缓向汉中府城去,桓凌虽然称呼有些生疏,却始终御马陪在王妃车旁,给她解惑答疑。

因九月初天气尚热,车子并未关严窗子,只用半透明的鲛纱作帘,隔着窗帘仍可看见外头的景致。

她在京中看过许多书信和记录汉中情势的翰林文章,心中早堆叠起了一座不逊于京师的繁华大府印象。然而在踏上汉中府地界后,旧日所能想象出的景象都被眼中所见颠覆,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整齐平坦如秦直道;道旁民居皆是粉墙青瓦、一样的高低规模,唯有各色店铺外悬着制式相近招牌。

越往城中心,越见人物繁华,只是房舍不像外头那么整齐划一。街道两旁摆摊的小贩也渐多,也有撂地卖艺的艺人,歌吹声随风透入车内,隔着窗纱虽看不大清楚面貌,却也看得出其姿态婉转可爱。

可令人惊讶的是,这街上似乎什么都与京里相似,唯独这一路上也没见有乞讨的人。街上似乎人人都收拾得利落整齐,也不知是为了迎接她提前净街,还是汉中已富庶到没有乞儿的地步了。

她想问桓凌,但在想到这个问题时,脑中便悄然浮起一个答案,沉甸甸地压在舌尖。虽未经验证,她心底却已经认定,只要她问桓凌,所得的必然会是这个答案。

她抿了抿唇,将这问题压回心底。然而也不只她注意到了这点,随行来的宫人、内侍也觉着这街上太过干净,百姓的衣着也过于整洁,就连京里也没有这样的街道。众人不免想起隋炀帝为在外国使节面前炫耀国家富庶,禁止乞儿上街乞讨的故事,忍不住悄悄地询问褚长史带来的从人。

他们周王殿下或是传说中两位皇子的才具都比不上的宋大人,总不会做出那等暴君才有的荒唐行径吧?

然而这问题只一出口,听的人便直接甩出了“宋时”二字。

那人不掩得意地答道:“还不是咱们汉中府宋大人管得好。老公在京里,也听说了咱们汉中的经济园吧?自打那经济园建起来,府里有了银子,宋大人便着实投了不少钱办养济院、惠民所,将那些有残有病的乞儿都送进去医治、安养。甄别出没病的、能干活的,也都送往经济园做工,教他们一计之长傍身。”

近几年九边受兵乱灾荒之地,乃至山东、河北、山西等地都有逃荒来汉中的,都叫宋大人安置了,何况府城里这几个乞儿?

从乞儿当中还清查出了本地或外地逃来的凶犯、盗贼,又有被人拐来的幼儿——由此又抓了几伙儿拐子,也救出许多被卖的妇人和孩子。若有记得家的,就叫人解送犯人回原籍时捎回去;不记得家在何处的,晚间便暂时在惠民所存身,白天则安排到各处工坊做事,或到汉中学院读书。

如此清整了几回,如今汉中府真可算得夜不闭户、路不拾遗了。

内侍原是想打听些周王的德业,好回去报与王妃,哄她欢喜。结果打听得满耳都是宋知府的好处,这便不合与王妃说了,只在车外讨好地说:“听说这汉中正是咱们周王殿下仁德,治下官员勤力,才有这般太平安康之景。”

桓王妃在京里独自过了两年,早不是家人宠爱下清高不问世事的脾气,听着车外宫人回话,便猜到了他们委曲之言背后的真意。

这只怕不光是周王仁德,更是宋时治下有方的成果——

她少年时一心认定“不务正业”、“自甘下流”,与商贾工匠为伍,不知用心读书的宋时。

她以为建工坊有**份,如今圣上却命两位亲王主持以工业为务的经济园,部堂高官都要亲到汉中学他的经济术;她以为代理地方庶务是浊流之举,自己却也被眼前的富庶太平折服;她以为几年不中秀才第便是荒费学业,但只转过两年,宋时便以三元及第的身份,成了她丈夫敬重的才子名士……

宋时连中三元时,她还可以将这成绩都归到她父兄教导有方上。宋时为王府印书时,她便已感觉到对方确有奇才,只是心底不甘承认,才会恼羞成怒,犯下大错。

这些年宋时议立后、治军屯、进嘉禾,又有安民富民之功……她身在王府中,再清楚不过地感受到了周王府的地位因他的功劳渐渐回升,再也无法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便自欺欺人。

她从前贬低宋时之处,如今看来,都是她自己目光短浅,识人不明的证据。

她苦笑了一声,将烧热的脸低了下去。

桓凌不知那些内侍在后头议论的什么,只听到他们在夸周王和宋时等地方官,便不问缘由地附和道:“汉中能有今日,全赖周王殿下仁德大度,放手任由宋知府等人施为,汉中才有今日繁华之景。”

若像京里那两位亲王一般处处插手,又不知其中关窍,只怕这经济园都建不起来。

车里的元娘沉默许久,低低应了一声:“兄长说得是,本地官员的确尽心王事、忠义可嘉。”

桓凌闻言也有些惊讶,惊讶之余更多的却是欣慰,眉目舒展,温和地答道:“娘娘所言极是。”

元娘如今心胸放宽了不少,不再以自家好恶评断人,这倒是周王殿下之福了。

他默默引路,将车驾引到了周王府门外长街上。

王府中门早早打开,府中太监、亲卫、仪卫在门外排卫迎接。门槛已卸了下来,王妃的车驾不必停留,直接驶进院内。桓凌却是外男,不能跟着进去,便在外院下马,重回自己的院落更衣。

王妃却在照壁后换乘肩舆,带着贴身的宫女内侍进入正院。

妾室王氏便在中门后领着众人相迎,院内房舍虽然有些简陋,不合他们亲王府的仪制,但宫人使女都行动谨慎、礼仪森严,也不堕王府的威风。

她们来的这一路上,因为是出行在外,对下人的约束倒没那么严格,乍见这些规矩严明的仆役,她心中竟生出几分仍在京中的熟悉感。

她恍了恍神,低声吩咐众人平身,又嘉勉了王氏一句。但也来不及多说,因为周王此时已经从殿内走出,站在台基上等她。元娘忙下轿行礼,随他进殿后便自责地说:“臣妾如今既未将贤儿带回来,也未能尽人母之责,留在京里陪他,原无面目回来见殿下,只是……”

“不必自责。贤儿留在宫中是他的造化,你若一个人留在京中,我却更不放心了。”周王提起长子,眼中也闪过一丝落寞,只是这孩子能得父皇喜爱,留在宫里,既是他们夫妻一片孝心,对孩子的前程也好,他们只能谢恩,绝无埋怨的。

他拉着王妃问了问父皇母妃的身体,又问皇儿长得如何,是否健康聪明。

周王妃一一答了,命人取了张自己作的爱子小照给他,又说了些她与爱子相处的趣事,说着说着又叹道:“殿下当日将阿李留给我,这些年甚是亏她。她如今为安我的心,又只身留在府中照顾贤儿,将来若有机会咱们一家团聚,殿下也勿望拂照她。”

周王自然答应:“李氏忠义,本王将来自然要关照她。”

说到李氏,稍稍打断了他们夫妻重逢,各诉这些年经历的激动,他才想起来:“舅兄这些年也一直惦念着你,今日又特地放下公务替我迎你归来,你们兄妹间怕不也有许多话待说吧?我只顾咱们夫妻说话,倒忘了请他来见,我这便叫人摆宴,咱们一家人见见面、亲近亲近才好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妈咪在上,爹地在下 台球博士木森研心 龙王令韩三千 都市狂枭小说 戍边三年,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!77 都市狂枭衍墨轩 都市狂枭陈六何最新章节 重生之我的新世纪 都市狂枭免费阅读全文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元宝本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