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(1 / 1)

老朱意味深长的看向刘秀,开口道,

“咱已经够直接了,你小子心里有什么想法,直说了就行。”

刘秀扫过流民一眼,忽然道,

“这些流民该如何是好的呢?”

“陛下,我可以回京,但是我有个条件。”

老朱眉头一挑,“说。”

“陛下,我想把元朝的驿站全部修缮利用起来!”

此言一出,朱元璋身形微微一震,皱眉道,

“你为啥这么想?”

刘秀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道,“陛下,大明若想强盛不衰,最紧要的问题,便是解决钱的问题。”

老朱虽然不想承认,但还是点了点头,

人穷还能活,可国家穷可就真没救了。
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

“元朝为前朝之中版图幅员最辽阔之地,水站赤站都修得极好,只需将各州府的元朝驿站稍加修缮,短时间内,就能将大明的各地迅速联系起来!”

“无论是调兵、水运、漕运、输度都能便捷更多。”

朱元璋看了刘秀一眼,笑道,

“就算用咱大明自己的驿站,也可短短几日内,将吴地粮草直接漕运到燕地。你直说吧,到底想干啥?”

刘秀眼睛一闪,吸了口气,

“陛下,我想把驿站由官用改为官民合用。”

说罢,

朱元璋与徐达皆是不语,如若眼前不是刘秀,恐怕老朱早就以包藏祸心的由头给他砍了!

古代官府有绝对不能出让给民间的财路,

盐、铁、酒、钱、道。

无论哪一项,都是重利,亦是一国财政之支撑,必须牢牢握在官府的手里,

就拿盐来说,如若不是刘秀出让大利与老朱、老四、老五合伙干,那么自己是绝对干不起来的。

就说吴地倒霉的徽商、晋商两大族,也是拿着盐引才有资格贩盐,而且贩盐的范围都是固定的,如若超出这个范围,便是走私!

驿站也是这个道理,驿站主要的用途是使得皇帝的命令上传下达,在没有电话出现的古代,驿站的存在格外重要。

不说别的,若是官民合用驿站的话,这打仗时候,驿站必然极其混乱,延误了战机,那便是砍脑袋都不够偿的大罪啊!

除了于公的理由,老朱不用元朝驿站,而另造驿站,也是存着瞧不上元人的心理,可不得不承认,在驿站这方面,元确实比明做得要好。

所以,刘秀此番话直接就犯了老朱两个禁忌,

要复用元朝的东西。

要把官府专营的驿站,分与民间用,只要驿站一向民间开放,必然成为奸商上下其手的新温床。

哪一样,都是老朱绝对不允许发生的。

老朱黑着脸,开口道,“接着讲。”

刘秀无视掉老丈人频频示意的眼光,开口道,

“驿站改为官民合用,有三点好处。”

“第一,便是官府可获重利。”

一听到能捞钱,老朱的脸色好看了不少,疑惑道,“这也能挣钱?”

“自然。”刘秀自信道,仿佛回到了朝堂之上最意气风发的时候,“据我所知,民间若是想于别地送信送物,只能托由沿途的商队,但此法极不保险,不光有可能沿途被打劫,更有甚者直接给商队私吞。”

“嗯。”朱元璋点点头,“确有此事。”

“可若是把这件事交于官方来做,允许民众可以通过官府驿站,通传信件物品,再从中抽取少许费用,有大明官府做倚仗,民众必然选择这最稳妥的法子。”

“而且,各处驿站,本就需要骑兵马车在各地输度,随手带上这些东西,也不算碍事,既能挣钱又能利民,何乐而不为?”

朱元璋身子不自觉的挺正,老朱是彻底把刘秀的话听进去了,

确实如刘秀所说,驿站本就是要发车各地输度,而若是民间能把代送的物品交于驿站,再交上一份钱,对于官府或是民间都是好事!

确实是挣钱的路子啊!

而且还是经典的双赢办法!

刘秀已经进入了状态,滔滔不绝道,“不光是邮传。商队押货沿途极其危险,到了地方往往货物十去五六,歇脚的地方也是极少,若是还能把驿站弄成商队歇脚的地方,商队也乐意交一分钱。”

“各地府兵冗余,尤其是内地,府兵天天无事可做,白吃空饷,可让他们在驿站自行选择是否护送商队,由商队给府兵酬劳,驿站在从中抽成,如此又是一笔大利!”

朱元璋的呼吸声明显粗重了不少,经过刘秀这么一点透,老朱觉得这件事简直是太可行了!

不光是能让官府受利,最主要的是能给府兵找个捞外快的机会,

说实话,现在府兵的存在已经让老朱如鲠在喉。

由于北元的存在,老朱必须养兵,但并非各地所养之兵都有用上的时候,

若是像云南之战那般大规模的战役还好说,朝廷需要从各地兵府调人,

可这种大规模战役,几年也不发生一次,所以府兵往往没啥事干,还白吃着官府的俸银。

再往下发展下去,便会行程宋朝那般恶性循环,

养兵而不用兵,造成冗兵,然后活活把国家财政拖垮。

所以老朱的处境很尴尬,为了防范北元人,他必须养兵,但还都用不上,这不就是白往里扔钱嘛?

而若是刘秀的驿站法能推行下去,府兵可以自行选择接活挣钱,官府从佣金中取利,不仅不用被府兵吸血,反而还从府兵身上挣到钱了!

妙!

实在是太妙了!

朱元璋眼皮狂跳,忽地想到了,空印案被释放后的刘家,人家在应天府被软禁着呢,临走还挣了几大车的钱!

这找谁说理去啊!

强者从不抱怨环境!!

“接着说!”朱元璋眼里冒着红光,示意刘秀继续说下去。

“第二,如此是利民之策。”

朱元璋说道,“这个咱明白,那第三呢?”

“第三,”刘秀顿了顿,又是看向了流民队伍一眼,“如此能解决就业问题。”

“就业问题?”

虽然老朱头一次听到这词,但也瞬间明白了是啥意思,

让这群流民就业?!

在老朱看来,最好的百姓就是种地的百姓,百姓不种地去就业,这大明不乱套了吗?!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武锻大明 青铜甲 特警乱明 三国请回答:偏离常理认知的演义 烽烟尽处 大明:我爷爷是洪武大帝! 盛唐烟云 大明的穹苍下 大昏君 史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