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孩子对父母都失望了。
贾环问起他们之后要去哪里,两人跪倒在贾环,表示愿意跟随贾环。 他们不想继续待在常大用身边,也不想去找葛巾和玉版。 他们明白,即便去找了葛巾和玉版,她们也不会见两个孩子。 他们如今还小,不管落在人贩子手中还是落在妖怪邪道手中,下场都不会好。 贾环是他们的恩人,还是一个有本事的人,他们若是抓住这个人,跟在这个人身边,性命应该有所保障吧? 哪怕是做这个人的奴仆。 贾环看着两个孩子可怜,点了点头:“那你们就暂时跟着我吧。”等到这两个有了自保之力,再让他们离开。 此后,两个孩子便跟在了贾环的身边。 两个孩子虽然是半妖,却没有传承到一点儿花妖的修炼方法。 这也是两人几年下来,身体一点儿成长都没有的主要原因。 贾环检查了两人的身体,给他们量身打造了一套适合他们修炼的功法。 两个孩子十分勤奋,晚上帮着贾环收摊后就抓紧时间修炼。 一般没有客人的时候,他们也都在修炼,不浪费一点儿时间。 这让他们的修为增长得很快。 修为增长了,身高也跟着增长了。 一年之后,他们的身高外貌恢复成了他们原本年纪该有的样子,八九岁孩子的外表。 贾环带着两人来到了金华县。 金华这个名字可是大大有名。 最有名的自然是金华火腿,其次有名的便是兰若寺。 贾环没有去兰若寺,而是进入了金华县城。 兰若寺中的那些鬼怪自然有人收拾。 贾环在城里摆摊三天,以为与主角碰不到面。 然而在最后一天摆摊的时候,一个大胡子大汉来到摊子面前。 大汉将摊子审视地打量了好一会儿,确定没有什么危险后,走上前,对贾环道:“你养了两个小妖。”
他以为贾环是人类。 贾环微笑:“他们是半妖,无论在人类中还是妖怪中,都是被排斥的存在。所以只能跟着我。毕竟他们的年纪还太小了。”
大汉点点头。 确实两只小妖怪都太小了,没有人照顾,很难长大。 这个老板是个好心人。 应该做不出用蛇虫鼠蚁当做食物卖给别人骗钱的事情。 大汉问道:“老板,你这摊子卖些什么?”
贾环:“今天有粉蒸排骨荷叶鸡,还有肉丝面,客人要哪样?”
大汉:“都要。有酒吗?”
贾环:“有的。”
大汉:“再上一壶酒。”
贾环:“好的。”
酒菜上来,大汉一边喝酒一边跟贾环聊天。 大汉自报自己的姓名,果然姓燕名赤霞。 燕赤霞吃过酒菜,瞬间就感觉到了体内的变化。 他连忙调息。 随着太阳升起,燕赤霞睁开了眼睛。 他眼神灼灼地看向贾环。 想不到这老板看着是普通人,却有这么一手本事。 “老板,多谢了。”
燕赤霞掏出怀中所有的银钱,递给贾环,再行一礼,飘然而去。 他身上气势凌厉,带信心满满的样子。 想来,这是去找树妖姥姥了吧。 实力提升了,他自信能敌得过树妖姥姥和它的一众手下。 贾环带着两个孩子离开金华。 这两个孩子原本没有名字,他们恳求贾环给他们取了名字。 贾环对一个孩子道:“你的花型是紫色的牡丹,属于紫红朝阳,便叫你紫阳吧。”
孩子高兴得连连点头。 贾环又对另一个孩子道:“你的花型是白色牡丹,就叫景玉吧。”
这孩子也高兴地点头。 贾环带着两个孩子步行,没有施展法术,因此速度并不快。 在他们到达下一个城镇时,兰若寺的消息便传了过来。 消息中,兰若寺这间破旧的寺庙被一夜之间烧毁了。 不止寺庙,便是寺庙所在的那座山头也烧了一大半。 据说是一个叫做燕赤霞的大侠做的,为的是斩妖除魔。 一个叫做宁采臣的书生带着其同伴出面帮燕赤霞作证,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,证实山上确实有一个树妖,掌控了一只罗刹鬼和一群女阿飘,用美色和财富勾搭在兰若寺歇息的人,趁着夜半吸食人的精气,害人性命。 那几个同伴多亏燕赤霞所救,才没有被妖怪害死。 贾环:“实力增加了,能救的人也多了啊。”
一行三人来到一个村子,贾环在村子外面摆摊。 香气顺着夜风传进了一户人家的窗户里。 其余村民家中没有被香气光顾,都在沉睡中。 那个窗户所在房间的主人受不了食物香气的诱惑,走出了屋子。 她顺着香气来到小吃摊前,看到贾环,很是惊讶。 “这位老板,怎么夜晚摆摊?还是等到天明,再摆摊吧。”
贾环笑笑:“天明我就要离开了,现在摆摊,只等有缘人上门。”
女子感觉到贾环的不凡。 有缘人,说的是自己吗? 这位老板做出来的食物,能吃吧? 香气一个劲儿地往女子的鼻子里面冲。 实在太诱人了。 女子吞了吞口水,真的好香啊! 这么香的食物,应该能吃吧? 女子问道:“老板,你做的是什么?”
贾环:“鱼丸汤,来一碗吗?”
女子:“多少钱一碗?”
贾环微笑:“一钱银子。”
女子皱眉:“这么贵?”
贾环:“物有所值。”
女子犹豫了好一会儿,还是经受不住诱惑,开口:“老板,给我一碗鱼丸汤。”
“好的,客人稍等。”
吃完鱼丸汤,女子返回自家,躺回自己的床上。 一夜无梦,第二日女子清醒,想起昨晚的遭遇,只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梦。 她只感觉身体一阵轻松。 这女子姓张,年纪不到二十,嫁给了一个交租宁采臣的书生。 宁家很穷,宁采臣一心读书,养家的活计全都落在了张氏身上。 张氏要养家药操持家务要奉养宁采臣的母亲,每天要做许多活儿,将她原本就不算多健康的身体压得更不好了。 嫁入宁家三年了,张氏一直没有怀孕生子,便跟她太过劳累有关。 宁母并不体谅儿媳妇,反而埋怨张氏是不生蛋的母鸡,对这个媳妇早有所不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