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名,连中三元,还不赶快谢主隆恩。”
果然还是和第一次一样,周渔还在心中感慨,身体已对着龙座的方向跪下磕头。“学生周渔,谢主隆恩,愿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明英宗淡笑,朝他的方向抬手,“起来吧状元郎,连中三元,恭喜你了。”
周渔起身后,榜眼和探花也依次朝明英宗跪拜。过了一会,眼见身边的贡士们都在太监的指引下,陆续朝殿外走去,周渔也缓缓跟上他们。还不等他跨过门槛,果然就听得后面有声音。“状元郎,你且留下。”
这声音有些沙哑,正是一直站在明英宗身旁那太监的声音。他从容转身,对身后的太监行礼。“公公,殿试已结束,还有何事?”
太监一脸献媚地冲他笑起来,“状元郎,殿试虽已结束,但你的好事才刚刚开始呢。”
“是何好事?”
周渔问他。太监一脸神秘地对他道,“状元郎随洒家一去便知。”
周渔朝他再次作揖,“那就有劳公公了。”
两人离开文华殿后,又走了约摸半盏茶功夫,终于再一次来到御书房。还来不及慨叹,就被太监催着快些。一踏进殿内,周渔就见前方的龙椅上正坐着一个人,他赶紧快走几步,在大殿中央位置跪下。“小人周渔参见陛下,愿陛下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坐在龙椅上的明英宗此时已换上一身浅色的常服,看上去比刚才少了些威严,多了些亲切。“起来吧,状元郎。”
“说起来你幼时入宫,朕还抱过你呢。”
周渔低垂眼眸,“是的,陛下,此事学生曾听祖父提起过。”
“你今日的表现朕很满意。”
明英宗接着道,“朕常听说你是周家最优秀的二子,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,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可不是年年都有。”
“我大明开国至今也不过只有区区两人,如今在我朝,再加上你这位周氏子孙,便是三人,朕,很欣慰。”
一听此话,周渔立即道,“回皇上,小人只是得遇明主,方能不致蒙尘。”
明英宗听到他如此谦虚有礼,不骄不躁,越看越觉得满意,“不错,不愧是周正儒的二子,文坛首领,到底教导有方。”
说罢他又问,“周渔,你虽是中了状元,但到底年轻,若是让你先去翰林院历练两三年,你可愿意?”
“小人愿意,全凭陛下安排。”
明英宗点了点头,“状元郎如此优秀,不知可有婚配?”
“回陛下,”周瑜深深地吸一口气,“小人目前尚无婚配。”
明英宗笑笑,正要继续问他。却听到殿内突然响过一声轻微的嬉笑声,听方向竟像是从一扇巨大的屏风后面传来的。明英宗轻咳一声,似乎没听到一般继续说。“朕有十位公主,个个娇美如花。其中当数花苒公主生得最为国色天香,不仅与状元郎年龄相仿,也极喜诗词歌赋,郎才女貌,天造地设。”
“朕有意将花苒公主赐婚于你,不知状元郎意下如何?”
周渔没有立即回答,俯身朝明英宗磕了三个响头,才要开口,就听得屏风后又响起“哎哟”一声。这一声比刚才的笑声还要清晰,正是女子的声音,而且这声音听上去,说不出的熟悉,竟像是……吴名的声音?虽然只有一声,但他相信自已绝对没有听错。见周渔迟迟不回话,明英宗明显不悦。“怎么,难道朕的九公主,还配不上你这状元郎不成?”
“陛下,”周渔沉声道,“公主乃千金之躯,小人不过是一介书生配不上公主,还望陛下收回旨意。”
有了之前的经验,他知道藏在屏风后的正是静安公主和花苒公主,因此他一动不动地目视前方,听到也当做不知道。明英宗神色淡淡。“状元郎何必自谦,朕说你堪配公主,你便配得。”
“陛下不可。”
听得此话,周渔立即道,“学生目前虽无婚配,但我与一女子曾有过口头婚约。若我高中状元,明日便去她家中提亲。”
明英宗忽地笑起来。“状元郎果然有情有义,既是如此,公主为正室,待三年后你再娶她为偏房,如此便不会委屈那女子了。”
“陛下!”
周渔直挺挺跪着,朝前移近几步高声道,“学生曾对那女子发誓,此生定要效仿陛下与钱皇后的鹣鲽情深,与她长相厮守,白头到老。”
“此生唯爱她一人,亦只娶她一人,还望陛下成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