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原说我们家娘娘是最最有福气的,这不可巧了么,老太太才过了生,这会儿子就传出娘娘升了位分的事儿,真真是可喜可贺!”
作为荣府小辈里最出挑的媳妇,王熙凤对讨好老太太这门事上,是使了十二分气力。
她嫁入府中两年,便深谙讨好了老太君便一切都好说的道理,加上王熙凤本身能说会道,办事得力,自然是混的风生水起。
譬如现在——
府上的大姑娘、进了宫的元春大姐儿,正封做了嫔位,这等事叫贾母笑得合不拢嘴,她这会儿子自然是要狠狠夸赞一番的。
贾母是被她哄得眉开眼笑,直骂到:“就你最会溜须拍马呢!得,我要是不表示些甚么,还堵不上你这泼猴的嘴!鸳鸯,替我拿个百八十两银子出来,咱府上且趁着这机会好好热闹热闹。”
王熙凤自然又是谢又是喜的,拍了胸脯要把这等子事儿办妥。不过呢……她且瞧了瞧坐着巍然不动的王夫人,又撇了撇嘴。
她这个好姑妈,平日里最会装模作样了,只是到底是亲生女儿得了喜事,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。
略略思索,她便又笑道:“也得给二太太道喜!我们二太太是最会调理人的了,可见娘娘是何等优秀,才会入了圣上的眼!”
“娘娘这般受宠,再过些日子,且为着圣上添个一儿半女的,才叫前途无限呢!”
王夫人当然欢喜极了,她女儿得了盛宠做了皇妃,她且恨不得昭告天下,只是面上她尚得强忍着几分,便只说也要随份子出钱办宴会。
这倒还好,只这一幕叫一旁的邢夫人看得酸意十足,竟十分难受。
虽说她嫁进来便是续弦,可贾琏可是她大房的儿子!王熙凤也该是奉承讨好她这个婆婆的,可如今倒好,她这个袭爵的大房形同虚设,却叫二房混的风生水起。
这也就罢了,谁叫她出身王家这等子世家呢?谁知,王夫人除了出身好,养出来的儿女也是好的,这会儿子女儿当了主嫔位,那不得尾巴翘上天?
这下只怕阖府上下都要去她二房烧热灶了。
想到这里,邢夫人不免愈加难受,只幽幽的开口道:“也甭说,咱家娘娘这回升位分全托了宁府上那位的功劳,是得好好谢谢人家的。”
这话一出,便叫在场的热闹一瞬间都冷了下来。
王熙凤脸上的笑意都还挂着呢,只凝固了半时,才僵笑着找补道:“咱们一家人……还说什么两家话!”心中却是把自个儿这个便宜婆婆骂了无数遍。
至于这话的由头,还是因着昨日来传旨的那姓叶的小太监收了贾家五百两的银票钱,才不阴不阳的说了句:“原不必谢我,要谢合该谢谢你们家那位知府大人办了好差事,叫上头看中了。”
宫里出来的都是人精,多一个字都是不肯的,收了那五百两的巨款,便是再多给,也是不要的,只余下贾家一众人等面面相觑,猜疑不定。
“我呸!那姓叶的底下没根,连嘴上说句话也没根没据!”
那太监走后,王熙凤心疼那五百两银子,只得骂了几句。
但话说回来,他们府上……的知府大人?
没有这号人呀!
难不成这旨意是错了?可的的确确封的是自家的大姑娘没错啊!
荣府上的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不过且送走了传旨的太监,就又有人上门来送了贺礼。
是南安郡王府。
要说贾家二公府同其他四王八公里的几位,关系还并非很近,这会儿子贾元春进来嫔位,竟劳动南安郡王府立刻就前来贺喜,着实叫人摸不着头脑。
郡王府上送礼来的几位都是府上有头有脸的管事媳妇,见他们本家府上都猜不着缘由,不由得心里有了底——
原来那府上的贾放老爷,同他们这家并不亲近。
得到了答案,也就有了底,遂告诉了缘由。
荣府上下这才明了,他们家娘娘升位分,竟是因着贾放办了好差事,正巧和南安王府上有那么一丝联系,这才叫人探查来着。
结果,荣府倒好,上上下下都忘了有这么号人物!
不免尴尬的很,也便都闭口不谈。
这会儿倒好,邢夫人这个尴尬人专谈尴尬事,大家伙都在兴头上呢,她冷不丁的说了这两句话,真真是叫人扫兴。
还是贾母见惯了大场面,只不动声色的道:“你说的也有理,不过也不拘这些,等凤姐儿办好了宴,请珍哥儿他们来吃酒便是。”
这才叫众人脸色缓和下来,复又说笑了起来。
邢夫人哪里听不出都是对她的不满?且对二房的又暗自记恨了几分。
……
邢夫人带了一肚子气回了房,只问身边人贾赦去了哪里,结果身边人支支吾吾的不肯说,她便知道,定是又去拈花惹草了。
只更气不打一处来,想着阖府上下竟没一人正眼看自己,一时坐立不安,思索了半日,就往东府打算找尤氏诉苦。
东府上人才凋零,只有一个尤氏把持家务,且尤氏与她一样,都是续弦来的,管教不了丈夫儿子,她自然同尤氏更有话说。
只是……
尤氏却也正十分不待见这位,听闻是邢夫人寻她,只躺在床上装病,说见不得人。
要说宁府上自从上回受了贾放一家子的恩惠,处理了一番见不得人的丑事,上下都对他家感恩戴德;尤氏又照着孟氏的话语管教了一番人士,如今她到有几个贴心的管事媳妇,在府上也能说的了话了。
对贾放和孟氏二人自然十分感谢。
虽说这两年他们一家子都去了琼州这等子地方,可过年节礼也一概没少的,因着觉得宁府还有得救,孟氏也曾透露过几回话,叫她安心当好自个儿的家,莫要管荣府上下。
直至今日,尤氏也渐渐去往荣府奉承的少了。
今日里倒好,贾珍一回来就指着隔壁骂什么“咱们府上的功劳,倒被他们占了便宜”“世上哪有这个理儿?亲叔叔做下的功劳,亲侄子沾不得光,叫一个远房侄女得了脸面?”。
这还不算,贾珍越骂越起劲,差点没骂到自家祖宗头上,话是忒难听。
尤氏劝不得。
贾珍的话虽粗糙,可理儿是这么个理。
贾珍虽也是厚皮老脸的,且同贾放一家也早就分了家,但说到底,还真是亲叔侄。
贾元春这回得了脸面,全靠贾放做了好事,可他宁府却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捞到,能叫他不生气?
既这般,宁府上下都对隔壁没了好脸色,谁还肯搭理她邢夫人?
邢夫人吃了闭门羹,愈发不得劲,竟惫懒了好几日,病了。
但不论如何,及至三日后荣府依旧大开宴席,为着庆祝家里出了位主位嫔娘娘,便要摆酒唱戏,好不热闹。
如今皇帝宫里虽嫔妃众多,但年青的也不过那么几个,算来贾元春还是年青一波里头一个坐上主位嫔的,坐上嫔位便有资格称一声娘娘,自然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了。
……
贾母也欢喜的很,坐在高高一时感慨,虽说送家里头的嫡女进宫争光,在她们这等人家看来都是不光彩的事,当初自家闺女贾敏还劝了半日,说这事不好。
可她依旧默认了。
如今看来,这步棋还是赌对了的。
贾元春若是荣耀,起码还能保荣府十年风光。
反正……进了宫苦熬的,又不是她的亲生闺女!
贾母如是想着,便看着身旁的王夫人。
今日她作为娘娘的生母,是主角儿,只瞧她脸上的喜色便知道,还指不定作甚么女儿更进一步的春秋大梦!
贾母不动声色的喝了杯热酒,却只有些冷意。
她这个二儿媳,好一个人物儿。想把持荣府上下,也须得问过她这把老骨头才得行!
……
小戏子在台上咿咿呀呀,众女眷在台下说笑欢喜,她的乖孙宝玉在她身边粘乎,孙媳妇凤姐在招呼吃菜……
一派祥和兴旺之气。
忽然,二门外有动静传来。
一个婆子连滚带爬的从外头冲进来,口中只念:“老太太不好了,不好了老太太!”
王熙凤见了,立马站起来呵斥:“你要死不成!没瞧见里头作宴呢,讲什么晦气话?还不快把这个疯了的拉出去给我打个五十大板!”
那婆子连忙跪地求饶,直直的磕头:“老太太、太太、奶奶们!外头……外头是咱家姑奶奶夫婿家来报丧的!咱家姑奶奶去了!”
“姑奶奶?哪个姑奶奶?”王熙凤不明所以。
只有贾母如遭雷劈,一个起身便下了宴席,竟是连平日都用的拐杖都不要,直直的冲着那人问:“你且说清楚,是……是谁家来报丧来?”
那婆子抖了三抖,只痛哭:
“是……是姑苏林家……说咱家敏姑奶奶没了……”
贾母听了,一时气血上涌,直向后仰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