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下子,军阀混战、饿殍遍野、易子而食.......等等的人间惨剧,似乎就在李泰的眼前划过。
这帮子天杀的黄巾反贼,李泰恶狠狠的诅咒着。
不是因为李泰成了地主,成了大汉王朝的贵族阶层,他的立场就变了,而是因为,黄巾起义的时间,正是春耕之前啊。
原本这个时代的老百姓,就已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,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,结果黄巾军一造反,必然会耽误不少人的春耕。
唉,这样一来,大汉王朝得饿死多少人啊!
当然,这也不能把锅都甩到黄巾军的头上,毕竟,起义军的大多数人,都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,才选择跟着造反的。
说实话,华夏的百姓本质上是淳朴的,只要有一口吃的,他们就绝不会跟着造反,只有统治者让他们过不下去了,才会跟着某些野心家,一起造反。
此时的李泰,很庆幸自己去年无意间,储备了大量的粮食。
乱世!他喵的什么都是假的,只有粮食是真的。
好在目前凉州还算是安稳的,暂时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造反起义,不过,李泰很肯定,有了人带头,很多人心底里造反的小火苗,已经燃烧起来了。
至于这个小火苗什么时候爆发,李泰就不清楚了。
乱世,是造反之火最好的助燃剂,一旦不及时扑灭,就会熊熊燃烧,直到整个国家浴火重生,诞生一个新的王朝。
得知了黄巾军开始造反的消息,李泰第一时间就开始组织那几个铁匠、木匠和盔甲匠人,为李泰的骑兵,打造马鞍、马镫。
经过李泰和众人的一番研究、尝试,终于把这个世界的第一副马鞍马镫制作了出来,李安骑上之后,惊喜的说:“有了这个东西,就是羌人最强大的勇士,我也敢跟他拼上一拼。”
李泰也兴奋的点了点头说:“嗯,从今天开始,县兵们要开始训练马上劈砍作战,等着吧,将来我会为你们装备更好的东西,让你们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军队。”
“嗯,有了马鞍和马镫帮着稳定身形,碰上谁咱都不怵!”李安拼命的点着头。
李泰则叮嘱他:“这可是咱们的杀手锏,一定要叮嘱他们,要尽可能的保密。”
马鞍和马镫的制作并不复杂,制作成本也不高,事实上,人工费用反而更高一些,因为匠人的数量不多,制作的速度也较慢,好在李泰目前还不着急,可以慢慢等。
不过,将来就不好说了。
想到未来军队的规模可能要急速膨胀,李泰决定,从奴隶中抽调出20个奴隶,跟这几个匠人学习手艺。
虽然这几个匠人的身份是奴隶,但李泰还是给他们增加了薪俸,抬高了他们的地位,好让他们能更好的培养这几个奴隶学徒。
不管这个世道怎么样,日子还得过,不管是为了卖麻布,还是要卖豆油,李泰的生意也还得拓展,因此,李泰在汉阳郡的东边,沿着渭河投资了三个县,分别是渭源县、襄武县和豲道县。
跟汉阳郡一样,都是收购的中型酒肆,每个县4个酒肆,平均每个酒肆50万钱。
似乎是上邽县那边没有传过来信息,也有可能是没有鲶鱼效应,这里的商人不肯做出改变,毕竟,往饭菜里面添加豆油,是一笔不菲的成本。
不过,这样也好,李泰可以重复在汉阳郡的商业模式,先把店经营起来,然后卖豆油。
由于前期投资粮食,资金不足,等到攒够资金投资的时候,半年已经过去了,因此,右扶风的这3个县,当年仅仅是收回了投资而已。
不过,投资酒肆的意义也不仅仅是挣钱,利用开酒肆认识的一些人脉,销售那些麻布以及未来销售豆油,甚至是蜜饯,都有了基础。
另外,酒肆位于豆制品一条龙的产业链末端,使得榨油作坊也跟着再次扩大。
增加奴隶5个10万钱,作坊基础建设和设备15万钱,增加作坊的大豆数量2400石,毛利润168万,扣除投资费用25万钱,5个奴隶的费用9万,榨油作坊增加利润134万钱,增加豆饼1920石。
在老家,老爹种的3000亩大豆,虽然是初耕,但是由于水利设施齐备,施加了粪肥,又有蜜蜂采蜜,帮着授粉,亩产居然达到了4石,总共收获了12000石大豆。
要知道,在这个时代,最好的上田亩产也就只能达到3石。
900亩棉田,李泰收获了大约18万斤棉花,获得皮棉4.5万斤,棉籽13.5万斤,这4.5万斤棉花,李泰首先拿出了5000多斤棉花制作棉甲。
棉甲是在棉花普及之后,明清时代的一种轻型盔甲,前期里面只有棉花,用来抵御弓弩,后期的棉甲里衬有铁片,对抵御火器有一定的效果。
棉甲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,把棉花浸水水后压实,做成薄薄的棉片,然后裁剪成衣服的样式,跟麻布一起缝制起来。
制作方法跟制作棉袄类似,只不过棉花变成了棉片,这样里面可以塞进去更多的棉花。
每套棉甲大约使用了7斤棉花,这5000多斤棉花,连马甲带人甲,总共缝制了370套,再加上原先委托县令苏护购置的160套盔甲,这样一来,李泰手下的530名骑兵,从人到马都能穿上盔甲。
当然,棉甲的防御力远远比不上铁甲,可用来防御远程的弓箭已经够用了,而且棉甲轻便,依然可以让骑兵保持较高的机动能力。
剩下的棉花,李泰决定用来制作棉衣棉裤,然后卖出去换钱。
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,李泰并没有用麻布来做,而是采用了绢帛、锦缎等高档材料来做的,每套棉衣的定价,直接比光是绢帛、锦缎的衣服,高出了一倍有余。
李泰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制作衣服的裁缝,也没有兴趣再去构建一套服装销售渠道,他采取了跟裁缝铺合作的营销方式。
把成品衣服的定价定的高高的,可以为中间的裁缝铺空出利润来,裁缝铺有了利润,也有动力去推销这些能在冬季保暖的衣物。
李泰对这些高档棉衣的定位是经过深思熟路的。
这些新式衣服在冬季保暖性更好,又比毛皮衣服好看,价格虽然很高,但比昂贵的毛皮衣物还是稍微便宜些,一经问世,立刻获得了有钱人的追捧。
最后经过盘点,去掉各类销售费用,每斤棉花卖出了500钱的纯利润。
由于货源是李泰独家垄断的,这4万斤棉花,直接让李泰收获了2000万钱的超高黑心利润。
2000万钱啊,超过整个李家其他产业的一半收益了。
不过,棉花并不是只有李泰有,只不过别人都没有李泰这样的规模,等别人的棉花也上了规模,李泰的利润就会大幅度下滑,到了那个时候,棉花才能真正的普及起来。
光靠李泰的施舍,全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冬天穿上棉袄,但是超高的利润率,会让无数人投入到棉花的普及当中。
再说了,李泰坑的也是那些有钱的世家,而这些钱到了李泰手里,可以让他做更多的事情。
棉花、豆制品一条龙、苎麻田、店铺、酒肆,李家的这些产业加起来,到今年秋收的时候,总收益为5886万钱。
仓库成本价输送给榨油作坊26400石,换取现金528万钱,老爹种的大豆则纳入仓库,因此,李家的仓库还有3万石粟米,15600石大豆。
豆饼全部喂了马匹,差不多已经够用,军费开支1090万,育才书院建设加运营460万钱,因此,不算固定资产,李泰手里掌握的最大资金为:4864万钱。
这些钱用来干什么?
没有第二个选择,趁着现在凉州还没有乱起来,粮食价格上涨的也不太厉害,赶紧囤粮食吧!
在挣钱的时候,李泰并没有忘记往年羌人的威胁,早就提前派出斥候去羌人那里打探去了,结果斥候回报,布桥部落跟迷吾部今年已经发生过多次冲突,双方之间的气氛很紧张,估计今年羌人来不了。
来不了就好,去年由于羌人的进犯被及时击退,西县的老百姓算是过了个太平年,今年直接不来了,看来今年西县的老百姓又能安稳一年了。
至于要李泰主动出击,剿灭羌人,李泰自问没那个能耐。
所谓的迷吾部和布桥部,只是参狼羌中的两支中型部落,先不说能不能灭的了他们,就算是灭了他们,难保不会有更强大的部族为他们报仇。
东汉王朝花费了上百年时间,以及无数的兵马钱粮,都没能真正平息羌人的叛乱。
自己一个小小的西县县尉,还是买来的官,手头几百兵马,何德何能去干整个朝廷都干不了的事情。
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。
去年的粟米的收购价为300钱一石,今年秋收一开始就涨到了350钱一石,收购到最后,直接涨到了450钱一石;大豆也从200钱一石,涨到了350钱一石。
看样子,各个世家大族的鼻子也是很灵的,不少人也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囤积一些粮食了,不过,他们的决心似乎没有李泰那么坚定,只是凭往日的直觉,略微囤积一些。
要知道,囤积粮食弄好了虽然能发财,但是一个搞不好,就能赔个底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