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科幻小说 > 闹戏 > 第八十七章:风云变幻

第八十七章:风云变幻(1 / 1)

经过这么一番折腾,王宗敏大抵弄清楚自个儿的宿命了,这人世间来来往往的过客皆是如此,无论老的少的全都不能幸免,没想到正逢过年的喜庆,还能收到孙鑫云过世的消息,看来到了该走的时候,就连眷恋都是多余的。有时候他还蛮羡慕这种会来事的人,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畅快,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,哪像他贪生怕死,就是尘世间的羁绊全都抛却,也无法割舍掉的信念,他从不敢说这有多么高尚,因为每个人都如同他一般渺小,都如同他一般战战兢兢,可到头来努力的结果也只是活成人而已。

他不能跟上头的王侯将相比,仿佛他们生来便荣光沐浴,然后操刀扶正,做的都是些利国利民的事情;他也不能跟下头的先人圣贤比,仿佛他们生来便满腹经纶,然后哲思聪辩,做的都是些承前启后的事情;他自然也不能跟底层的泼皮无赖比,仿佛他们生来便游手好闲,然后逍遥自在,做的都是些无拘无束的事情。他就像块肉饼夹在中间,成为最平凡的存在,既要存活在世上,又要照顾到脸面,两全的法子总是折腾人,闹得他现在磨光脑皮来求生,当真要寻出个理由来,也唯有人模狗样了。

可他能有什么办法?那孙鑫云早不归自个儿管了,难不成他也学人家到县衙里寻死觅活?倒不如想想刘元成的劝告,先前是绥禺镇接连出事,现在轮到郭家庄这头,难道说这只是个意外?所有的事情都摆在明面上,可能采用的线索却捉襟见肘,王宗敏脑中的东西越来越复杂,他得找出个突破口来,要不然光是接收这些无用的东西,他脑中便会堵满垃圾,他需要重头理清这一切,重新看一遍。

上一年六月里,他无意中了解到襄陵县这头的生意买卖,然后找人牵线搭桥,这才跟郭明奎有了联系,之后先进了襄陵县城,知晓洪县令家母八十大寿,在来郭家庄的路上突遇大水,撞见死去的刘守和,然后当晚留宿绥禺镇,之后因山贼劫掠,被刘家关入后山祠堂,因刘守和一案卷入官司,随后三番五次逃离襄陵县受阻,然后出现在自个儿面前的是刘显芝,每次都能帮他化险为夷,可带来的损失也是与日俱增,再后来卷入刘家的产业纷争里,冒出刘长生跟郭明奎来,还有那件十三年前发生的火灾,紧接着怀疑郭明奎跟山贼勾结,然后是巡山跟界碑的事,之后吴致远跟小哥身死,自己回到绥禺镇,可现在又是孙鑫云亡故。

事情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劲,每件突如其来的遭遇都事出有因,仿佛很难将它们联系在一块,就是先前想怀疑刘显芝跟秦翠香勾结,可不就是二人商量撤了状子,洪县令这才打算放过他的吗?如果那刘守和是他两害死的,那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搞这么一出?直接秋后问斩不就全完了吗?难不成留着他还另有用处?可事实上除了日复一日的麻烦外,并没有用得着他的地方,难不成是为了那十几亩的租佃?可刘显芝要折上一年的收成,还要安排自个儿的吃住,想想都是桩赔本买卖。

他每提出一种假设来,都会被自个儿给驳倒,或许关于刘显芝的事情全都是误会,那先前还口口声声说相见恨晚,怎么能因为平白无故消失的李三而指手画脚呢?那岂不是成了人们口中的“升米恩斗米仇”吗?也许他该重新审视这段关系,不应该是刘老爷先变的脸,而应当是他自己不习惯这种变化,所以才会斤斤计较。

可将刘老爷抛出这堆心烦意乱的事后,似乎更没有苗头了。那刘守和只能是被山贼所害,要想探明真相,就必须得拿下这帮祸害。可单凭王宗敏的气力,无异于以卵击石,而望云山那头除了巡山之外,便再没新的消息,这又过了一年,也不晓得刘老爷跟洪县令有什么安排。

等过了正月,这下地的农活反倒忙了起来,王宗敏平日里跟刘元成出去干活,晚上便坐在老荣的屋子谈天说地。只是让他诧异的是,这望云山跟郭家庄反倒没了音信,就连腊月里出事的李三跟刘长生都销声匿迹,有时候想想这氛围安静的可怕,如同掉进一个冰窟窿里,对外头的事情丝毫不知,他真害怕这两人也如别人一般死去,到时候埋在他们心里的秘密就更无从知晓了。

同治十三年腊月初五,同治帝载淳病逝,享年一十九岁,而后年仅四岁的载恬登基为帝。第二年正月二十,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恬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,改年号为“光绪”。

做的农活多了,这王宗敏都觉得时间过得飞快,从听到孙鑫云的死讯到今天,已经过了整整一年,可事情依旧没有进展,他都有些怀疑这些事情的真实性了,可再怎么健忘,那曲沃老家总是不能忘,还有那戏班的一干人等,全都已经烙在他心里面了。

这年过了正月,又是春起的日子,王宗敏还没下地干活,便听着老荣跟他念叨起来,“虽说我这眼睛看不见,可总感觉今年春打头的早,怕是天气也暖和,说不定能早些下地去。”

“这一年的安排都满满当当,我想也不急这一时半刻吧。”这两年的经历他已经摸出了不少门道,若是现在便下地做活,那今年的收成可能还是那般,他可不想做这种无用功。八壹中文網

“这些地里的东西要是熟了,都有它们自个儿的外象,要是能早种早收割,想来也是一样的周期,没必要再为此折腾,况且这几年收成都不好,你也不着急?”老荣虽然比不上老邢那般得宠,可在绥禺镇也是不愁吃喝,只是这么个热法,不同与往常,他有些担心今年会闹天灾。

“着急有什么用?这朔北不同与江南,全凭老天爷赏脸吃饭,要是真收成不好,那总是有官府照应。”原先唱梆子全凭自个儿的实力,多劳便能多得,只是逢年过节才有主顾来,平日里只能没命去练习,可这种地不一样,事情只要忙活够,剩下都急不得,所以才会仰仗老天爷帮忙不是。

“那一地的官府就一个,可手底下的百姓却成千上万呢,你还想指望他们?倒不如老老实实下地干活,说不定今年还能弄个好收成。”老荣可不像他那么乐观,这大半辈子过来的人,总是能对事情看得透彻,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倒不如自个儿多努力努力,毕竟这真要到了大灾年,就是神仙都自身难保。

“谁能晓得那些事呢?说不定到时候个人都乱了心思,这干农活的事急不得,我看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!”一年的活计还没开头,便想着后头的退路,这可不是王宗敏的作风,他虽然也想务实,但并不喜欢这长远的计划,对于他来说,只要有大体的模型便是好的。

“走一步看一步可不是什么好事啊,你看那皇帝年纪轻轻便没了,连后事都没来得及安排,听说还是从醇亲王那边过继的。”光想想都觉得可惜,本该是一家的天下,现在却轮到旁人来坐这位子,岂不是将权财都抛了出去?虽有那当皇帝的好命,可也没守住的本钱,到头来还是弄得一场空。

“我这没了戏班,就成了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,哪里需要安排的明明白白?难不成我也有帝位要承袭?只种好自个儿的地便是好的,何必操人家的闲心。”听老荣这么一说是有些惋惜,可事到如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,就是艳羡也不关他们的事,只有这眼下的春播才是庄稼人的头等大事。

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要是往常的太平日子,兴许就这样稀里糊涂了,可现在不是乱了套嘛,咱这大清国前几年还闹着捻党跟太平军,这些年你也看到了,就连洋人都多了起来,官家也学人家那些稀罕玩意儿,不晓得是在做什么,我总感觉这往后的日子,你们该享清福喽。”虽说这襄陵县消息闭塞,但总是能有些新消息传进来,老荣这些年光听别人讲,便知晓不少东西。

“能有什么享清福的?人这一辈子,不就是一代一代往下传嘛,难不成你这半截身子入土的人,还羡慕我这把老骨头?我总觉得这事半斤八两,要按你那说法,我该找刘老爷诉苦了,说我羡慕他的年纪?他不得把我拆散架才怪!”王宗敏是彻底想通这事了,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福乐,这前人也是如此,后人也是如此,无论哪朝哪代,哪里吃亏赚福,都有他们的定数,要过多贪恋这些,反倒让自个儿不痛快了。

“说起刘老爷来,我倒好久没见着他了。”这刘显芝没当老爷前,三天两头往这边来,虽说不是为了守夜,但跟他也算是亲近,这成了老爷反倒生疏了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大唐诡闻录 末日之灭绝 萌军舰娘 守望黎明号 末世黑色剑师 重生之凌驾者 闹戏 寻梦楼兰 次元冒险家 魔方位面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