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3章:打败天真是现实
“一个人是借,两个人也是借!既然我上学就是借钱,当然就不多欠菊香一个人的学费!我不想让菊香辍学!”张成稳毫不理解地说道。
“你一个人上初三就需要借三百二,加上菊香至少需要借五百,你让我向谁借呀?谁愿意借给我们哩?”成稳妈眼泪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。
“你以前是向谁借的钱,现在还向谁借!借了不用你来还,等到我上学出来了挣钱还给人家!”张成稳语出惊人地说道。
“你还?你现在还是个学生娃?还要伸手借钱花,人家凭什么相信你?”成稳妈摇着头说道。
“我今年是初三,明年考上中师,读两年书,就能参加工作了!还有三年,最多三年,我们家就翻身了,我就可以挣钱了!怎么就不能还人家钱了?”张成稳反驳道。
“你怎么敢肯定,自己一定能考上中师?即使你有信心,别人也不会相信!那中师分数线是最高的,很多人复习一年又一年,都没有机会考上,谁能相信你一年就考上了?”成稳妈不是不知道儿子的成绩,而是中师实在太难考,整个孝水中学,一年能考上中师的学生不超过一只手!而且这些学生,都是复习生,很少听说应届生直接考上中师的。
“我一定能考上!妈,你去借钱吧!直接告诉人家,就说这些钱,三年后我来还!”张成稳天真地说道。
“哼,你根本就不晓得!如果照你这么说,肯定是没有一个人会借给你!不要说是三年,就是一年后还给人家,人家也不想借给你!”成稳妈十分肯定地说道。
“为啥?”张成稳诧异地问道。
“不为啥!因为人家把钱存在银行里安全,还能产生利息,送给你什么也没有,还有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!没有一点儿情谊,谁会把钱借给你!”成稳妈淡淡地说道。
“妈,过去都是谁把钱借给了我们?”张成稳问道。
“你问这个干啥?难不成,你准备去向人家借钱?”成稳妈戏谑地说道,“好,我告诉你,最早是杨根民,后来是老侯!你去吧,你向他俩借吧,直接把你和你妹的学费借过来。”
张成稳听了,执拗劲上来了,噌地一下,走出了家门,他第一个去找了杨根民杨老师,他觉得,老侯不熟悉,不好打交道,找自己的老师借钱,一定能借到。
张成稳噔噔噔一口气跑到了杨根民家的院门口,站在门口,他犹豫了,他向着门缝往里面看了看,看到了杨老师正在光着膀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扇扇子,没有看到院子里有其他人,这才放宽了心。
“邦邦”张成稳轻轻地叩响了院门。
“谁呀!”杨根民没有起身,只是将目光瞥向了这边,随口问道。
“我呀,杨老师!”张成稳怯生生地应道。
杨根民听出了张成稳的声音,提拉着一双拖鞋,走了过来。打开了院门,笑着问道,“成稳呀,这么晚了,你怎么不睡觉哩?”
“还没哩!”张成稳低着头,扣着手指头,好像做错了事情的样子。
“怎么啦?有什么事儿吗?”杨根民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。
“我……我……我想借钱!”张成稳酝酿了很久,鼓足勇气,终于说出了口。
“借钱?”杨根民笑了,随手向口袋里摸出了一张五元的纸币,递给他,然后,问道,“你要钱干啥?”
张成稳没有伸手去接,他的头更低了,小心翼翼地说道,“我想借五百!”
“啥?五百?这么多!你要这么多钱干啥?”杨根民吃惊地问道。
“杨老师,你借给我吧!我将来一定会还你的!”张成稳没有正面回答杨根民,生怕杨根民不借给他,直接表态道。
“我当然知道你会还给我!可是,我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呀!怎么借给你?”杨根民哭笑不得地说道。
“杨老师,你借给我吧!我一定能考上师范的,三年后,我毕业了,有了工资,第一时间就还给你!不会用太久的!”张成稳以为,杨根民这样说,是不想借给他。
“不是这样的!你想错了!”杨根民被他逗乐了,“成稳,你可能不知道,我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六,只相当于人家公办老师的二分之一还要少。这些钱我还要用来补贴家用的!你想呀,我上哪里来那么多钱?”
“可是,我妈说了,你过去就借给了她钱。”张成稳依然觉得,杨根民是不想借给他。
“哦,我明白了,你是觉得我不借钱,对吧?”杨根民将扇子丢在一边,耐心地跟他解释道,“是的,你妈以前的确向我借过钱,但是,最多都是一百二百的,从来没有超过二百的,而且是用上一个月两个月的,你张嘴就是四百,还说三年后还给我!你让我们一家人,怎么生活哩?你想想看,我一个月只有四十六,一年到头还挣不到六百块,刨除人情世故和一家人的吃穿住行,能剩下百儿八十就算不错了!你一下子就要借四百,我怎么借给你?”
“杨老师,我知道了!那我走了!”张成稳说完,头也不回地就往院门外走。
“成稳,你家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?要不,我多少给你筹措一百二百的,虽然不多,总比没有强!”杨根民追了上来,问道。
“不用了!我再到别人家看看吧!”张成稳有些失望,脚也不停地走出了杨根民家的院子。
“这孩子,究竟是咋回事儿呀!黑灯瞎火来借钱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呀!”杨根民嘴上嘟囔着,心里盘算着,决定等天亮了,亲自到张家去看看。
这个张成稳也真是执着,从杨根民出来后,没有回家,直接折道去了侯建军家。
侯建军跟张成稳年级相仿,只比他大两岁,不过,侯建军学习不好,经常坐班,所以初一的时候,跟张成稳是同班同学,两个人的关系比较要好,主要是张成稳经常在考试时关照他,平时做作业,也会应侯建军的要求,将作业借给他参考。正是这种比较特殊的关系,张成稳与侯建军树立了比较深的友谊。张成稳心想,即便是老侯不借给他,侯建军也会帮助自己说话的。
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,他信心十足地叩响了侯建军家的院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