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2章:人生最愁是借钱
自从张成稳进入初中,全家的花费迅猛增长,而且绝大多数钱都花在了张成稳和张菊香兄妹俩的身上,妈妈一年到头来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舍不得买,即便如此,全家依然是入不敷出。
过去,家里的粮食吃不完,还可以卖出去一部分,自从张成稳上了初中,粮食根本上就不够吃!因为一半以上的粮食都拿到孝水中学的面粉厂换成了粮票,吃进了张成稳的肚子里了。
妈妈很清楚,张成稳正在长身体,吃得多,长得快,不敢耽误儿子成长。妈妈也知道,中学的食堂,不像自己家,送过去十斤粮食,能够吃进儿子嘴里六两都算不错了!所以,他从来不抱怨儿子吃得多!
粮食不能卖,还得买,这就需要多支出一笔钱。而张成稳来到初中,不仅需要教学费、杂费和书作费,而且还要有生活费。一个星期总是需要十几块钱的菜,还要购买学习用品,这样下来,每周都不少于二十五块钱。
这些钱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每周都要出的!这对妈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。好在张成稳住在白家的那间破屋子里,人家还没有说要钱哩!
因此,进入初中,妈妈便开始向别人借钱!
当时的村里人,都很穷,很少就经济宽裕的。从村东数到村西,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板着指头数了一遍,最终妈妈锁定在了胡秋生和杨根民两个人的身上!
胡秋生是校长,杨根民是张启正的老搭档。妈妈想着,别人不肯借,他俩一定会借给自己的!她先想杨根民伸出了手,果然没有猜错,杨根民爽快地借给了她,而且还说了,这钱就算是孩子上学用的,不用还了!
当然,妈妈没有白拿他的钱,在秋季的棉花收摘后,卖钱直接就还给了人家。这是她的第一次借钱,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!
开春后,又需要交学费杂费书作费,过了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收入,妈妈不得不再次伸手向杨根民借钱。
这次,杨根民虽然借给了她,但是,再次重申了那句话,不用还了,再还他也不要,权当是帮助张成稳的。后来,妈妈卖了家里的小羊羔,将钱送给杨根民,杨根民死活就是不肯收。妈妈最后虽然也勉强把钱留给了人家,可是,她觉得,杨根民是个好人,重情重义,不想再打扰人家了。所以,在张成稳上初二交学费的时候,他就没有再向杨根民借钱,而是向胡秋生借钱。
胡秋生告诉他,自己的工资钱,主要是供养儿子和女儿上学用,他俩上学花费很大,没有多余的钱借给她。不过,胡秋生向她提出一个好的建议,那就是找老侯借钱,准能借到钱。
老侯是谁?侯建军他爹!
张启正就是因为救侯建军、胡连成和胡新民而去世的,当年三个人还长跪不起,给张启正守孝哩!所以,现在张家手头紧张,他们理应来救助。
再说了,全村人都知道,老侯是最有钱的,他经常在全国各地开大货车,手上究竟有多少钱,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。老侯于情于理都应该把钱借给成稳妈。
实际上,也的确是这样,老侯把钱接给了她,不过,不是当即就给了她,而是成稳妈告诉了建军妈,人家建军妈说自己不当家,在侯家坐了一天,等到老侯从外面开车回来了,这才把钱拿给了她。
成稳妈明显感觉到,老侯不如杨根民爽快,虽然也借到了钱,但是整个过程,冷冰冰的。她当时就想,这是第一次向老侯借钱,也是最后一次借钱了!
等到收了秋,把钱还给了老侯,人家也没有推让,直接就把钱接了过来,而且,建军妈还当着她的面将钱清点了三遍,生怕她给的钱不足似的。
开春后的那次周转,成稳妈就是提前把家里的羊羔贱卖了,把家里的猪也卖了,勉强给张成稳和张菊香凑够了学费。
可是,她没有想到,到了秋季开学的时候,张成稳读了初三,毕业班的花销大幅度提高,尤其是书费,需要购买许多复习资料,还要有报考费,考试费,等等。雪上加霜的是,妹妹张菊香也考上了初中。是让她读还是不让她读,成稳妈做了难。
整个暑假,张家母子仨都是在矛盾和煎熬中度过的。
在即将开学的一天晚饭后,成稳妈将菊香拉进了屋里,苦口婆心地对她说,“菊香呀,你也看到了,不是妈妈不想让你读书。实在是供养不了你们兄妹俩呀!现在你哥读了初三,花费很大,开学的那笔钱,我都不知道向谁张口借。如果你要是读了初中,你们俩的花费,基本上都是成千上万,即便是向人家借钱,如此大的数额,谁家肯借给我们?再说了,即便是人家借了,我们拿什么去还人家的钱?肯定是还不上的!要不,你不上了,你回来跟妈妈当个帮手,我们一边在田地里干活,一边到孝水镇帮助人家做缝纫,挣个钱也好供养你哥继续读书。”
张菊香勾着头,垂着泪,一言不发。
“菊香呀,妈知道,你很委屈,可是,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!妈妈已经尽心了,只有这么大的能耐了!你哥和你只有一个人能上,你要是读了,那就只能让你哥回来了!”成稳妈望着女儿,假意说道。
“你刚才就说出口了,还说这种虚情假意的话,干啥!我知道,我哥学习比我好,我哥又是个男孩,如果非要有一个辍学不上,那一定是我!”张菊香嚎啕大哭道。
“菊香,别这样,就算妈妈求你了!”成稳妈也忍不住哭了。
母女俩哭成了一团。突然张成稳推门而入,大声斥责道,“妈,你怎么能这样哩!我马上就要毕业了,我们家的苦难日子也快要到头了,你怎么能让菊香辍学哩?”
“成稳,你根本就不知道,咱们家从你上初中都开始借钱花了,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,你以为我不想让菊香读书呀!如果让菊香上初中,你俩的学费,我根本就承担不起!”成稳妈哀怨地望着儿子,愤怒地吼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