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:读书上学比着来
原本是为了躲避那些骑摩托车的出租车夫,谁知道,母子俩一路狂奔,沿着东西大道竟然误打误撞来到了十字街口。
这里人声鼎沸,更加喧闹,一派繁忙的菜市场叫卖声。不过,里面除了本地的县城人,也夹杂了许多农村来卖菜的人。这些人的装束,立刻让母子俩找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。
成稳妈向一个卖菜的老农打听弘农中师的位置,更加巧合的事情发生了。这位老农说,自己就在弘农中师的东边一个叫晁庄的村里住。进城卖菜的来回路上,总是要路过弘农中师的校门。如果两个人不急着去,可以等着他把架子车上的车卖完了,好带领着他俩一起走路。
成稳妈很高兴,就答应了下来。成稳妈竟然帮助那个菜农叫卖,张成稳则帮助菜农整理蔬菜,将蔬菜上的烂叶子全部清除掉,增强了蔬菜的卖相。很快,菜农的一车蔬菜全部卖光。菜农把张成稳的棉被和生活用品全部装在了车里,由菜农驾车,成稳妈和张成稳两个人在两边推车。就这样,三个人浩浩荡荡地向着城郊的弘农中师出发。
路上三个人相谈甚欢,这才了解到,菜农叫晁敏,晁敏听说张成稳考上了中师,对我刮目相看,很是热情。而成稳妈则认为,自己是北山孝水镇的村民,距离县城太远,能在县城旁边找到一个熟悉的人,自然是好事,至少在儿子有困难的时候,可以顺手帮助一把。正是如此,三个人才相见恨晚,谈得很开心。相互了解了彼此家里的情况。
原来,晁敏一家拥有四亩八分地,其中三亩地都用来种植口粮,只有一亩八分地用来种植蔬菜。即便这样,一家四口人还是忙不过来。平日里,晁敏一个人出来卖菜,只有雨雪天,一个人行路不方便时,夫妻俩才会一起来卖菜。因为种菜很辛苦的,天天需要浇水施肥,需要田间打理。
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,大多数茄瓜类蔬菜可以前一天晚上采摘装车,而叶子菜则必须当天早晨直接收割后,装车来卖。不然的话,叶子菜很容易失水发蔫,影响蔬菜的卖相。所以,家里的三口人,一刻也不得清闲,需要一时不停地在菜地里打理,才能保证第二天顺利出车。
成稳妈对此非常好奇,于是问道,“种菜这么辛苦,离县城这么近,你为啥不找点别的营生来干?”
晁敏说,“我们家老爷子就是种菜的,所以,跟着父亲,从小就学会了种菜。早已经习惯了种菜的辛苦,没有什么感觉了。只是孩子们不想干,觉得太辛苦!”
“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吧?”成稳妈问道。
“还没哩!如果他们长大成人了,我们俩也享清福了,可能也就不再这么辛苦地种菜了!哎,孩子们都在上学,花费挺多的。自己也没有其他能耐,除了种菜还真的找不到其他的挣钱门路。所以,只要两个孩子不毕业,估计还要继续种下去!”晁敏说。
“你还算不错,依靠种菜,供养两个孩子读书,我一个人根本就无法供养两个孩子读书,他们兄妹俩读书的钱,大多是东挪西借的,到现在为止,我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,好多时,都想让女儿辍学回家,来当个小帮手。”成稳妈诉苦道。
“大妹子,你可不能这样想!咱们这辈子已经吃尽了读书少的苦,好不容易赶上了好时代,孩子们有机会凭借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了,你让她辍学,她会埋怨你一辈子。只要孩子想读书,还能读下去,作为父母,就应该供养她。即便是暂时我们受点苦,权当是向银行投资存款了,将来孩子们长了本事,有了出息,一定会报答你的养育之恩的!不论是女孩还是男孩,都一样,现在家里孩子都不多,最多三五个,过去我们都是兄妹七八个,父母不是照样把我们养大了?不过,那时候,不怎么重视读书,现在大家都重视教育。哎,读书真的花钱太多了!”晁敏劝说道。
“是呀,成稳他爸死得早,家里全靠我一个人硬撑着,要不是看在他们兄妹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份上,早就不供养她们上学了!哎,一个中师生,一个初中生,真的是拖累人呀!”成稳妈感慨道。
“我跟你一样,也是一个中师生,一个初中生。也是一年到头来,一刻不得清闲,都是为了供养她们姐弟俩上学。看来,我们两家人的情况差不多呀!你是一双儿女,我也是一双儿女,唯一不同的是,我是两个人供养两个孩子,你是一个人供养两个孩子,看来,你比我们更辛苦哟!”晁敏说道。
“哎,你们俩虽然辛苦,不怎么亏欠别人的钱。我就不同了,一年到头来,总是需要伸手向别人借钱,否则,根本就过不去这个坎!”成稳妈说。
“马上就好了!成稳再有两年时间,就能毕业了。就像我女儿,现在中师毕业,直接分配到城关镇工农小学教书,出来就是城市户口,正规的教师编制,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哩!这多好!”晁敏兴致勃勃地说道。
“嗯!听了你的话,我也有了动力了,哎,我家成稳中师毕业了,我也就不愁了!我现在最担心的是,小女儿不像成稳这样成绩好,就怕她考不上中师或者中专。如果考上了高中,你说让她上吗?如果上,绝对不是一年两年才能毕业的。高中三年才毕业,毕业了,如果考上大学,最少还是两年大专,如果本科,说不定还要四年哩!我最发愁的就是这个!所以,才有心不让她继续读书哩!”成稳妈终于说出了心里话。
“你可能不知道,如果读了医学,还需要五年哩!我的小儿子,就是读了高中,他一直嚷嚷着说,要考医学院,当一名医生。可是,我向高中的老师打听后,吓了一跳,这医学院竟然要五年!你说说,如果他真的考上了,不是还要读七八年书吗?我呀,跟你一样,也是愁哇!但是,孩子要上大学,你总不能不让他上吧!”晁敏无奈地摇着头,叹息道。
“是呀!你的两个孩子,可真有出息,一个比一个强!”成稳妈说。
“你不是一样?你看吧!将来你女儿,也一定能够考上高中,将来也一定能考上大学的,你要有思想准备哟!我早就看出来了,这孩子们读书不读书,也是比着学的!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学,其他孩子也会跟着学,全部都能考上!否则,一个也考不上!”晁敏总结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