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拉拢(1 / 1)

李定国陷入昏迷,经过军医检查,发现他的腹部流血不止,凭借一番救治倒是止住了,可李定国也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之中。

营帐里,朱慈煊与李嗣兴守在李定国的床边,李定国的老部下王国玺与窦名望等人也火速赶来,他们才领着全军将士打扫完战场,就听到主帅身体不适陷入昏迷。

“将军怎么了?”

王国玺与窦名望等人闯入军营之中,见到朱慈煊在,也只是冲他微微拱手,并无任何敬畏的模样。

朱慈煊对这些将领的举动并不意外,这些李定国的老部下们,对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尊敬,实际心底里恐怕是不服气的。

他们本就是大西军的人,未必能像李定国那般忠于大明。

与其说是效忠大明,不如说是效忠李定国,尽管他们身上的侯爵是南明小朝廷给封赏的,可是在他们的心底里,李定国才是他们的真正领袖。

“晋王失血过多,而今陷入晕厥之中,若是能在两日内醒来的话,一切自当安然无恙,要是两日内醒不来,恐怕.……”

军医没有把话说完,可众人都已明白他的意思,一旦两日内无法醒来,恐怕李定国就要一命呜呼。

“将军。”

王国玺等人扑在李定国面前嚎啕大哭,李嗣兴也蹲坐在李定国的床边哭丧着脸。一时间,营地中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。

“够了。”

朱慈煊终于看不下去,站在众人面前呵斥一声,“晋王只是暂时昏迷过去,尔等如此哭哭啼啼模样,像什么样子?”

此话一出,将领们脸上颇有些不悦,不仅是因为朱慈煊的指责,也是因为他们本就不服的态度。

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变化,朱慈煊接着问出一句,“窦名望何在?”

窦名望站在原地颇有些犹豫,与王国玺及高文圭对视一眼,却没有出声回答。朱慈煊脸色猛地沉下来,又问一句,“窦名望何在?”

“难道战死沙场了吗?首伏失败之罪皆因为他,为何不敢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?”

伏击失败并不关窦名望的事,可全军死伤过半,尤其是首伏窦名望部几乎全军覆没,以军中规矩,不论如何他都逃不了责罚。

“末将在。”

窦名望一脸畏惧站出来,单膝跪在地上行礼回应。

朱慈煊脸色冰冷,“来人,将窦名望拖出去,砍了!”

营帐内所有人都傻了眼。

显然,没有人预料到皇帝会这样做,一旁的王国玺与高文圭更是满脸惊愕。自从他们跟随永历帝以来,已经有许久未曾有皇帝发号施令,曾经的吉祥物突然之间转变,多少令他们有些猝不及防。

沐忠显作为亲卫是十分合格的,当朱慈煊发号施令后,沐忠显没有任何犹豫,立即与一旁的亲卫将窦名望擒获。窦名望此时有些反应不过来,跪在地上不敢挣扎,愣了好一下才想到跟皇帝求饶。

“皇上,首伏失利,末将确实该死!”

“可而今是用人之际,还请皇上留下末将一条命,准许末将戴罪立功。”

窦名望跪在地上叩头求饶,哪里还有之前的傲慢模样,朱慈煊也并不着急,好一阵,才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,一改之前的冰冷模样,换成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,“窦将军,你是我大明忠义之士,朕也不忍杀你。可是,晋王说过,国有国法,军有军规,规矩不可乱。”

听到皇帝这样说,窦名望脸色“唰”地一下白了。

一旁的王国玺与高文圭正打算请求,朱慈煊抢在他们面前开口,“不过,今日朕要为窦将军开一次特例。”

众人正疑惑之际,朱慈煊命人将刀拿来,待沐忠显来到他身前,朱慈煊毫不犹豫下令,“以发代朕,此罪,朕替窦将军顶了。”

古人言: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。

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,头发可不是轻易能割的,尤其是天子的头发。朱慈煊此举无疑是令人惊骇的,也让营帐中的将领们顿时跪倒在地。

尤其是窦名望,之前还以为朱慈煊是在戏弄他,可真当他见到朱慈煊准备割断头发之时,窦名望一下傻了。

“皇上,不要啊!末将该死,不能让皇上这样做。”

窦名望抱住朱慈煊的腿试图阻止他,此时此刻,他早已经心悦诚服,被朱慈煊这般举措所感动。

试问,有哪个皇帝愿意为了臣子割断头发?普天之下,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。

高文圭与王国玺也跪在地上,嘴中喊着阻止朱慈煊的话,眼神却不住地往过去瞟。

沐忠显更是愣在原地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不管别人怎么看,朱慈煊可不是说着玩的,见沐忠显迟迟没有动作,便自己夺过长刀将长发披散下来,而后一刀将长发割至肩头。当他攥着割断的一段长发在手中时,看热闹的高文圭与王国玺彻底呆在原地。

“玩真的?”

两人彼此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一丝不可思议。

窦名望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,跪在朱慈煊面前不知所措,直到朱慈煊将割断的头发递到他的手中。

“窦爱卿,这些头发朕便交给你吧!”

“朕可以失去头发,却不能失去汝等这样的左膀右臂。若有一日吾等还能回到燕京,届时汝等必然为王侯将相,窦爱卿亦可将今日之事传于后人,说不定你我还可成就一段君臣佳话。”

“皇上。”

朱慈煊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跪在地上的窦名望竟然再度哭了起来,这一次哭得甚至比刚才都要凄惨。

“从今日起,末将愿为皇上上刀山下火海,若有违背的话天打雷劈,保准让末将不得好死。”

朱慈煊再度将他搀扶起来。

“行了。”

“窦将军,起来吧!”

“清军刚退去不久,朕怕这些人卷土重来,现在命你领着数百将士去前方查探,务必将清军动向给摸透。”

朱慈煊道。

“末将遵旨。”

窦名望冲朱慈煊拱手,又将头发小心翼翼揣在怀中,脸上一副喜悦的模样,而后就快步走出军营领兵侦查去了。

打发走了窦名望,朱慈煊又将目光放到高文圭与王国玺身上。方才对待窦名望他可是一边恐吓一边安抚的,这样的举动对窦名望这样的粗人有用,却不一定能在高文圭与王国玺身上起到作用。

早在当初混入伤兵营的时候,朱慈煊就不时在打听军营中的事情,对于李定国手底下这三名将领,朱慈煊可谓是了解不少。

其中窦名望战力强悍,乃军中最强猛将,标准武夫模样,粗人一个。其次便是高文圭,此人与李定国为同乡,又是一路从蜀地退守到云南的嫡系将领,对待李定国极为忠心。

他的特点是忠,作战能力一般,善于防守,然而却是李定国最信任的心腹。想要拿下他的话并不容易,因为他只认李定国。

幸好,此人较为识大体,在军中也是各将领之间的粘合剂,但凡朱慈煊不与李定国产生任何冲突,此人应该都不会做出任何僭越的举动。

最后一个则是王国玺。

此人乃军中智将,善于进攻。与高文圭不一样,王国玺一开始并非大西军高层将领,他此前是明军在成都府的驻将,后因张献忠拿下成都府便降了大西军。

因为他的明军将领身份,此前一直默默无闻,直到后来跟随李定国痛击清军,才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指挥才能,因而逐渐成为了李定国手下的大将之一。

相较于前两人而言,朱慈煊对拿下王国玺更有信心。

原因很简单,王国玺乃前明军大将,对于明廷自然有不一样的感情,又因为无法彻底融入大西军,有这些因素在,朱慈煊想要拉拢他并不困难。

之所以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拉拢人心,主要还是朱慈煊担心李定国的安危,一旦李定国真的挂了,那么此时所剩不多的精锐恐怕就会分离崩析,到时候,将领们之间万一有谁生出二心,指不定将他拿下将给清军请功也是有可能的。

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前,朱慈煊必须将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“高文圭何在?”

“末将在。”

“晋王受伤不轻,军中难以医治,朕命你立刻去土司处借来良医为晋王诊治。”

“诺。”

朱慈煊此举是为了将高文圭支开,他很清楚,此举高文圭绝不会拒绝的。

“高将军,晋王危在旦夕,朕不知此法是否管用,可目前也只能一试。你办事一向稳妥,因而朕只能将此事托付于你。”

“末将明白。”

高文圭不疑有它,领命之后便出了营地,率领少数精锐士卒前去土司处寻找良医。

这一下,营帐中只剩下了王国玺,朱慈煊的命令便简单不少,“王国玺何在?”

“末将在。”

“而今军中刚经历大战,又有不少弟兄阵亡,朕命你暂时领导全军,处理好伤兵事宜。”

“末将遵旨。”

王国玺脸色有些复杂,以往李定国可是从未交给他如此大的权力,现在朱慈煊表现出如此信任的模样,着实让他有些意外。

“听闻王将军曾驻守成都府?想来对蜀地应极为了解。”

在王国玺准备离开时,朱慈煊突然开口问了一句。

王国玺愣了一下,而后回答,“末将对蜀地确有了解。”

“如此便好,待到来日打下蜀地,朕还要仰仗将军呢!”

“此乃末将本分之事。”

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,王国玺是聪明人,朱慈煊知道他不会不明白其中的意味。等做完了这一切,朱慈煊这才将目光再度放到李定国身上。

“嗣兴,忠显,你们都先出去吧!”

“朕或许有办法为晋王诊治,待朕试上一试,汝等先去帐外等候,没有朕的命令不许任何人进来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大明:我竟是大明战神朱祁镇 本驸马,风华绝代天下无双 大秦开局向秦始皇索要秦王之位 满城尽是黄巾军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席军师 大唐:我被大小武赖上了 三国:貂蝉我先扛走了 四合院:开局就搬家 回到三国变成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