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秦淮河之争(1 / 1)

秦淮河上。

久而久之。

河岸上的人群,在不断地增加。

而且多是读书人。

甚至还有很多,都是来自京城以外。

是想切身目睹这一场心理之争的过程。

申时是黄昏。

秦淮河畔愈发繁华。

突然,人群里传来了一声惊呼。

结果朱祥兆带着山高文人弟子赶到现场。

这次来的不仅有自己的徒弟。

另有少数,则为地方著名儒生。

一点也不比翰林院翰林差。

朱祥兆大步从车厢里下来。

缓步驶向江边游船。

沿途许多读书人躬身行礼。

一是其身份——朱熹的继承者。

二是由于在场读书人,倾慕不已。

他们所读的典籍中有些就是朱祥兆所注。

故士子,乃久负盛名也。

不久后。

秦淮河边又来了几条游船。

有的惊呼。

“翰林在这里!”

立刻,现场所有人,纷纷放下手中的一切。

把视线转向河面。

辩论即将开始!

游船上面。

翰林那边,由王艮领头。

尽管其资格在翰林院并不显赫。

可他第一个跟着朱柏走,因此占尽了便宜。

“我们没跟先生说过,不就很好了吗?

有些翰林犹豫了一下。

他们嘴里的先生就是朱柏。

但见王艮面色,却又带着几分黯然。

“本来以为对方只会来些儒生的。

不料,竟把这一个吓得不轻。

如今,我们亦已无路可走。”

结果现在王艮也硬着脸来了。

按说论战,应该是一级级的拔高。

先有弟子级别、后有儒生、再到朱祥兆等亚圣。

但众翰林始料不及的。

对方二话没说便派出朱祥兆等大杀器前去。

没辙了,争论只有如期进行下去。

众翰林亦不敢向朱柏禀告。

就是暗中隐瞒。

看到大家都有些泄气。

王艮为大家加油。

“各位,现在是验证心学之良机。

不论胜负,皆将为我等研习心学、大有帮助。”

闻听此言,众翰林立刻点了点头。

“是的,只有亚圣朱祥兆。

我等无所畏惧,什么儒生!”

王艮看到后庄重的说。

辩论分5场进行,终场结束后进行。

前5场给大家!”

说着说着,王艮便有了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、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感。

因为上次是与亚圣的对决。

许多人认为这局是必输之局。

“放心,我等势必使出浑身解数!”

“我等认为心学一定不比理学逊色!

言谈之间。

两边游船相对。

争论一触即发。

身边看戏读书人自然都想了解一下结局。

因此,经请示双方同意。

有好几艘快船不停的穿梭于江面。

他们会将辩论内容、以及辩论结果胜负。

实时传至河岸边。

同时。

河岸上茶楼和酒楼乃街边。

皆备之,论辩之文,贴于壁公开。

就连说书先生也要随时准备着。

即使读不懂也不原模原样读?

江边。

“是谁?竟然把整间酒楼都包了!”

“算了算了,你到哪儿去看看!”

话音刚落,两人便扭头走了。

最佳观光场所是最接近游船的酒楼。

提前被包裹起来。

令许多读书人扼腕痛惜。

这里面,能看到的东西是最多的。

并且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,了解争论的内容。

关于为什么两边的游船都正好停靠在酒楼前。

无非就是某一个帝王,来趣而已。

酒楼最高端的包厢。

朱元璋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与马皇后对视。

河两岸。

“皇爷爷!你咋没见过十二叔呢!”

朱雄英带着稚气对朱元璋说。

朱元璋笑嘻嘻地把孙子抱起来。

“朕还不认识呢!估计上次是刚刚出的了!”

包厢内,不止马皇后一个人。

也有朱标的家族,太子妃和吕氏也在场。

楼下也坐满了许多大臣。

他们自然沾染上朱元璋的光芒。

得知朱元璋将酒楼包养起来,两人并不费吹灰之力就另觅去处。

进了门,便到酒楼里的高处坐下。

得过且过,还有一席之地。

“快过来!”

门口那个太监马上快步走过去。

把第一场争论的胜负,拿到手。

“寻常意思多忙忙碌碌,而顾忙忙碌碌,无事忙忙碌碌,何乐而不为?”

朱雄錡好奇地问。

“这句话是啥意思呢?”

旁边,朱标向儿子说明了来意。

话说事务纷繁复杂时心事多。

但无事务时,我却有许多想法。

这是为什么呢?”

朱雄英听后只感到不明觉厉。

朱元璋见后也冥思苦想。

确实是这样。

他审批奏折时思绪万千。

可办了政务,心事仍不减。

“很好,首轮比赛,有几分意思呢!”

朱元璋想看一下,两边怎么交代。

所谓争论是指一方的质疑。

随后,双方分别进行了说明。

一盏清茶之功。

门口太监赶到,拿来理学答案。

朱元璋阅后若有所思。

朱雄錡好奇地问。

“皇爷爷!上是什么字?”

朱元璋尽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,概括地说明。

“上曰:天下万物都有其理。

格物致知是人的本质。

因此休闲之余,寻找真理的脚步一直没有间断过。”

后有大段文字,朱元璋未接着交代。

因为这岁数的朱雄豪估计不懂。

“格物致知",一切都有道理。

朱标读后与想象中相同。

尽管仅仅是首轮的比赛,但双方的态度却十分严肃。

心学之诠释亦至矣。

“天地气机元无息止”。

第一轮上阵翰林从心学角度提出创新见解。

即万事万物都是处于随时变化之中。

对静与动的关系进行探讨。

“心学这一诠释胜过理学!

朱元璋下结论。

心学之诠释使人不为忙

不为功名利禄所惑。

把心安静下来,改变一下观念。

只是不感到焦灼而使自己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惊慌之中。

“心学倒有教化之义。

朱元璋第一次开始注意心学。

所谓学说无非是自圆其说罢了。

真说孰是孰非,朱元璋并不以为然。

他关心的只是这门学问是否有用。

“翰林胜利了!”

朱祥兆轻轻摇头表示首轮对打。

心学赢了!

河畔读书人不禁喝彩几声。

随即第二轮决战打响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笔趣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热门小说推荐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txt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抖音热门推荐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木允锋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穿越三国之槊血纵横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全文 铁翼鹰扬 抖音小说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