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校睁大眼睛,他只觉得有些不可置信!
“这,这如此之远?”
天啊,这所谓的燧发枪,竟然如此之强吗?
毕懋康道:“陛下,目前燧发枪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良,不太稳定,不能大量投入生产,我还需要一些时间。”
朱由校满心欢喜:“没有问题,你要多少时间,朕给你多少时间。”
他欣喜地拿过燧发枪,抚摸着这件火器。
“当年成祖皇帝神机营纵横天下,打得北漠不敢做声,从今日开始,朕要重组神机营!”
神机营自从朱祁镇的土木堡兵败后,一直就没有再重新完整地建立起来过,到了明朝中后期,朝廷没有足够的钱拨下来制作火器,弄得现在火炮都需要向洋人购买。
赵尘又是道:“毕大人,改良之后,削短燧发枪的枪管,做一个手枪给我。”
手枪便于携带防身,七步之外枪快,七步之内,枪又快又稳。
“是。”
见过火器工坊,朱由校心情大好,又是追着毕懋康问东问西,足足半个时辰后,才心满意足地出来。
“老师,朕以后就打算以毕懋康作为军器监的重组,老师觉得怎么样?”
赵尘微微颔首:“完全可行,并且招募的工匠由毕大人把关,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”
这就是另起炉灶的好处,朝廷各个部门,腐败实在太过严重,纵然是朱由校,面对这一团乱麻,也不知如何下手。
看完之后,整个百姓欣欣向荣,劳动改造的第一批官员,也是改造得不错,颇为成功。
随时都可以上任。
而现在,只欠缺一个机会了。
朱由校回宫,上马车后,魏忠贤也是难得趁此机会与赵尘道:“贤弟,真是多谢贤弟。”
赵尘微微笑道:“老哥说的哪里话,互相帮衬罢了,不过老哥我再嘱咐一句,除了你所领取的俸禄之外,千万不要再贪污受贿,陛下会查得很严,这白糖工坊事关国库和内库的收益。”
“贤弟放心,咱家知道轻重。”
魏忠贤也满是欢喜:“那帮小崽子,咱家会看得严的,谁敢贪污,咱家就要了他的命。”
……
赵尘这些天,就是泡在新生县和户部工部,他很忙,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,尤其是户部和工部两个部门,几乎都是一肩挑。
又事关全国的财政和工程等建设,更不用说新生县还要砸银子进去。
短短几天,流民已经是暴涨到了四万多人,这就相当于四万多张嘴,在等着吃。
户部还有其余地方需要拨款,所以之前的几百万两白银,如同开闸泄洪一样,哗啦啦地往外流。八壹中文網
卢象升已经是南下前往澳门,所以赵尘又是特意从翰林院里,选拔了一些人才,其中一个就是黄道周。
黄道周,天启二年进士,历官翰林院修撰、詹事府少詹事。南明隆武时,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因抗清失败被俘。顺治三年壮烈殉国。
再就是孙传庭,这位更不用多说了,明末战神,传庭亡,大明亡,赵尘直接派人去永城将他弄回京师,直接入职工部。
还有宋应星,赵尘也是专门派人去找了,其余人才有,倪元璐、吴麟征、徐石麒、张国维等人。
这些人才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南明亡国后,以身殉国。
也算是勉勉强强,将户部与工部空缺出来的官员,又重新搭建了起来。
而此刻的朝廷,其余朝臣仍然因为之前的官员财产公开透明制,还在闹得沸沸扬扬。
赵尘此刻正在对账,旁边的黄道周道:“赵大人,叶大人想要请你过去一趟。”
赵尘头也没抬:“请我过去做什么?内阁有通过陛下之前的圣旨吗?”
“没有,还卡着呢。”
“闹多少天了?”
“少说有六天了,东林党那边都是义愤填膺。”
赵尘微微颔首:“差不多了,把我之前放着的账册副本取来。”
“是。”
黄道周将账册取来,赵尘看着这份副本,微微一笑:“东林党,还真以为我治不了他们。”
赵尘起身,往内阁方向过去。
此刻的内阁,叶向高坐在这里,他已经是满头白发,年逾古稀了,内阁之中的其余人,基本也都是在今年或者明年致仕,比如沈潅,将在七月致仕,也快了,刘一燝,已经回老家了。
当时明光宗朱常洛死得太快了,本来身体就不好,登基之后还疯狂寻欢作乐,成天躺在女人肚皮上,不知道节制,色是刮骨钢刀,身体很虚,再加上又吃各种道士炼的药,一个月就死了。
所以,死得太快,当时也没给朱由校留下什么班底,大部分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。
建极殿大学士何宗彦道:“陛下此举,的确过于激进了,但最为重要的,还是户部尚书赵尘,此子操之过急了,如此大事,应当徐徐图之。”
朱国祚闭着眼睛嗯了一下,他倒是不想掺和,年纪也大了。
“现在群臣反对,陛下要执行,我们内阁处境微妙啊,叶老,我们是站哪一边?”
叶向高摇了摇头:“此事需要内阁从中调和,御史台六部,反对声音颇多,等户部尚书赵尘来了再说吧,我已让人去喊他了。”
没有多久,赵尘走入内阁。
“参见各位大人。”
赵尘笑道。
叶向高笑道:“赵大人年纪轻轻,就已位居尚书,果真人才出少年,请坐。”
“不敢,学生在叶老面前,不敢忝列其中。”
赵尘笑着自谦,一番寒暄客气,这才坐了下来。
叶向高的话题,也是转到了之前陛下下的圣旨上面。
“赵大人啊,此前你向陛下请奏,让朝中所有官员公开财产,更是成立户部稽查,来查核每一位官员的财产,如此有些过激了啊。”
赵尘道:“叶老,东林党其余人怎么说?”
叶向高深深看了赵尘一眼:“还能怎么说,不说朝廷,就说各道巡抚对此也是颇有微词,纵然陛下强力推行,但所有臣子反对,这道圣旨,又如何能施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