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朝廷政令,必须要陛下与群臣,万众一心,才能将政令效果发挥出来,如此群臣反对,阳奉阴违,赵大人觉得这道圣旨,会有作用吗?还是说,赵大人要像太祖时期一样,大兴党狱?如若朝中官员杀了,谁又来为陛下治理天下?再说了,如此滥杀,寒了天下士族的心啊。”
叶向高话语不疾不徐,是在缓缓敲打赵尘。
赵尘却只是一笑:“叶老,你这些话,下官不是很认同,叶老作为东林党魁首,作为内阁首辅,首先要考虑的,应该并不是朝廷臣子的问题,而是要考虑这整个大明的问题,考虑天下百姓的问题,难道阁老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做吗?当今大明,鞑子攻势凶猛,广宁已经沦陷,蒙古从太祖皇帝开始,就频频入侵大明,今年陕西也不好过吧?
西南土司叛乱,现在还在平剿,东南倭寇虽然平定,但下一次呢,倭寇会不会卷土重来?还有那些洋人虎视眈眈,竟然敢上奏要求划拨一片土地给他们经商?更严重的是各地百姓,起义不断,外加天灾人祸,粮食减产,土地兼并。
阁老,都这种情况了,你还在向着东林党?”
赵尘一番话,让叶向高也是叹气。
“赵大人,我知道,但事情不可操之过急,必须徐徐图之,我在陛下与朝臣之中居中调和,若没有我安抚,恐怕御史台与六科给事中,弹劾的奏折已经如同雪花飞向陛下的御书房了,推行政令,不是这么强行推行的。”
赵尘继续道:“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,被改革者,刀架在了他们脖子上,他们肯定会挣扎,肯定会反抗,理所当然,他们不想体面,而我,就帮他们体面。”
叶向高忍不住道:“你想怎么做,组织东厂搜查?”
“都不是,我希望东林党的一些人,率先做出表率,主动配合户部,进行财产公开,如此一来,我想这一道圣旨,才会顺利推行。”
叶向高有些疑惑,却是见到赵尘取出了一份书籍。
“这是复印本,叶阁老看看。”
叶向高打开一看,他有些老眼昏花,不得不拿起一旁的放大镜细看,见到这上面的名单和记录,有些不解:“这是什么?”
赵尘悠悠说道:“此前陛下清查皇庄,从皇庄之中得到了一份账册,这账册上记载的,是朝中各位臣子们,将自家土地记挂在皇庄名下的举动,记挂了多少,这上面一目了然,其中有不少东林党官员,也都如此做了。”
叶向高笑道:“赵大人,难道你不知道,我朝官员,税收优待?”
赵尘微微颔首:“话是没错,但是这些记载的,可都是东林党人,不仅仅他们,他们还安排亲戚将田地挂记在皇庄逃税,若是这些人被抄家,所有财产被充公,这样真的好吗?我再向陛下弹劾一本,就说这些人与民争利,你说陛下怎么想?”
这一下,叶向高的脸色变了。
这小子竟然还有如此后手?
赵尘又是道:“这份拓印本,就麻烦阁老转交给其余人了,让他们好好想想,愿不愿意配合陛下。”
赵尘淡淡说道:“若是愿意,那么这件事就过去了,我也不提,大家皆大欢喜,继续为陛下效力,若是不愿意,汪应蛟与陈道亨,就在皮场庙等着他们。”
说完之后,赵尘露出笑容:“叶阁老,你也不希望鱼死网破吧?这要斗起来,大明可就完了。”
叶向高沉默不语。
赵尘起身抱拳:“好了诸位阁老,我就先走了,静等好消息。”
等到赵尘走了后,其余大学士,都是脸色古怪。
“这赵尘,做事真是有些手段啊。”
何宗彦笑道。
没有多久,叶向高府邸。
他坐在这里,东林党其余人也都在。
叶向高将赵尘的话说了一遍,然后将拓印本取了出来。
这一下,东林党之中有不少人脸色变了。
“好胆!”
“可恶的赵尘!”
赵南星也是变了脸色:“这个赵尘,竟然玩釜底抽薪?不行,我不同意!”
“赵大人,我觉得,应当同意,这事关身家性命啊。”
赵南星黑着脸:“若是此次同意,下次呢?谁知道赵尘会不会就抓着这件事不放?他想要以此逼迫我等,但大家别忘了,俸禄够用吗?俸禄都不够,财产公开如何能行?此前多出来的一些财产,他就不追究了吗?”
“公开财产,就等于身家性命就交到了户部手上,户部拥有了对我们的一把铡刀,我不同意。”
“赵大人,那如何是好?”
左光斗等人也是皱眉不语。
赵南星想了一下:“如此,明日尔等上书请辞,直接辞职,离开官场,他赵尘不是要釜底抽薪吗,直接离开官场,看他如何是好!”
其余东林党官员都懵了:“赵大人,这不是正中赵尘下怀?”
“无妨,等这件事风波过后,我再将你们捞回来,吏部是我们的人,再找个契机,启用便是。”
周围东林党人,眼睛亮了。
黄尊素微微蹙眉,他想说话,最后却还是什么都没说。
他内心叹了口气,觉得赵南星有些魔怔了,现在是为了对抗赵尘而对抗,说实在的,他内心倒是偏向赵尘的做法。
公开财产,可以大幅度抑制朝廷官员腐败,有利于朝政。
只是,聪明的黄尊素知道,必须随大流。
第二天,早朝。
朝堂之上,所有官员都不说话,仿若暗流涌动,等到太监宣布早朝开始,就是有官员跳出。
“陛下,臣请辞。”
“陛下,臣请辞。”
一名名官员身影,挺身而出。
朱由校看着那些要辞职的官员,一时之间,也是有些懵了。
他不由自主看向赵尘方向,这玩的是哪一出啊。
赵尘当即出列:“陛下,臣建议先读圣旨,请辞的事,稍后再说。”
朱由校回过神,当即道:“不错,国家大事当前,尔等竟然要请辞?请辞之事,等下再议。”
随后,朱由校让魏忠贤读圣旨,而这一道圣旨,便是养廉银的颁布。
“……朕念尔等,为国为民,劳心劳力,辛辛苦苦,但凡财产公开官员,按照官职不等,额外划拨养廉银……财产公开后,此前所有财产,不予追究……”
随着圣旨念出,那些要辞职的官员,还有东林党人,甚至朝中其余官员,全傻眼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