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儿俯身,一边搓脚丫子,一边道:“一会儿咱们宵夜吃什么?”
话音刚落,李愔和李祐笑嘻嘻的跑进来,前边搬着烧烤架子,后边提着一大袋乱七八糟的食物。
两人在秦家住的时间也不短了,对烧烤的流程门清的很。
李祐打开暖炉,用火钳子夹住几块正在燃烧的木炭,塞进烧烤架子里。
李愔则是将肉串和蔬菜码在上边,熟练的来回翻动,不时的刷上一层酱料。
砰——
酒囊的塞子一把开,浓郁的酒香顿时将烧烤的香味,都掩盖了下去。
几人喝着烧酒,吃着烧烤,还泡着脚,若是再有几个唱曲的,就更美了。
“嗝~”
程光感觉自己这几天,长了不少肉,专门朝蔬菜下手。
最后,吃了半个烤土豆垫底,这才发现,烧烤架子的肉串,似乎并不是羊肉。
他抓起来一根,闻了闻,一口塞进嘴里,愕然道:“这是牛肉?!”
牛!
对于大寅的极其重要,说是‘战略物资’也不过分。
大寅的耕牛极少,不管是王宫贵胄,还是平头百姓,宰杀耕牛,都是大罪!
沈月遥‘诡异’的看了程光一眼。
传说之中,这厮不是经常找借口宰牛吗?
她并不知道,程光的确十分喜欢牛肉,在后期,也经常用家里的牛病死之类的理由,满足口福。
可现在是初年,别说是程光了,就连皇帝都舍不得动耕牛分毫。
“家里的牛病死了,不吃了可惜...”
沈月遥说完,程光恍然,不断的点头,好像学到了什么。
“老张,你也吃啊!”
见张亮一直不动,沈月遥纳闷道。
张亮咽了口唾沫,有些拘谨。
他始终觉得,自己被沈月遥拿捏着,不好跟程光一样无拘无束。
沈月遥呵呵一笑,道:“本宫虽没有上过战场,却也知道,军队最忌讳二心,现在咱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,别那么拘束。”
张亮低头片刻,深吸了一口气,忽然站起来,冲着沈月遥一抱拳。
“王妃,此前...是张某的过失,在这里赔礼了!”
他自认,就算帮着高句丽盗窃土豆,也不能算对不起大寅。
成了国公,这官也就当到头了,总不能盼着封王吧?
这辈子剩下的时光,除了往家里搂银子,还能干什么?
陛下抠搜,只能自己找赚钱的门路。
为大寅兢兢业业了半辈子,还不能卖点土豆?
反正自己不干,迟早也会有别人干。
不过,现在他却明白了。
归根结底,土豆不是大寅的,而是沈月遥的...
自己等同于,是意图偷沈月遥的东西!
在他的观念看来,卖卖土豆,是为了混口饭吃,即便造反,也算不得什么。
但是,做人却万万不能失了道义!
他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江湖豪杰的位置上。
只知自己,不知家国,对于损害大寅利益的事情,没有任何心理负担。
可直接把人家赚银子的门路,给截断了,那就太不厚道了!
沈月遥面带笑容的看着他。
也不知这厮是诚心悔过,还是有什么别的心思。
“郧国公言重了,之前的事情,过去也就过去了,人总是要向前看的...”
张亮很是惭愧!
经过这几天,他发现,沈月遥并不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。
之前他还很担忧,沈月遥攥着自己的把柄,会玩了命的使唤自己,难为自己。
可现在看来,人家压根就没当回事。
或者说,沈月遥根本就没想为难自己。
想想当初自己的表现,张亮更是把肠子都悔青了。
若是能早些和沈月遥搞好关系,还愁生意?
恐怕,自己都看不上高句丽人那点银子。
但再后悔也不能回到过去,张亮很清楚,自己再也没有机会,能像程光一样,和沈月遥好成一家人。
就算沈月遥再宽宏大量,自己最多也就是能和他称为朋友罢了...
“张某惭愧...”
张亮深吸了一口气,连连苦笑。
沈月遥笑着岔开话题。
“再有六天时间,陨国公就要和我们分路而行了,不知你对此战有何见解?”
作为原书上,真正统帅大军远征高句丽的将领,张亮的意见,还是比较重要的。
陆战,他并不在行,这也是武德年间,他连吃败仗的原因。
而皇帝并未怪罪他的原因在于,他是水战的行家!
满朝老帅之中,能在水上作战胜过他的人,估计还真没有!
此番远征高句丽,他将率领四万大军,自河东道莱州入海,一路直袭高句丽边界!
沈月遥对他的态度转变,同样是因为,他是水战的行家。
在沈月遥的计划之中,开展海上贸易是大势所趋,从这一点上看,张亮的作用,甚至会超过秦家的商队。
当然,如果是旁人干出盗窃土豆的行为,沈月遥说什么都不会轻易饶恕。
伍虞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如今那厮在汴京城中,彻底成了狗不理。
家底被掏得干干净净,护卫就剩大猫小猫两三只,还不得不派人,成天追杀高句丽。
听说,伍府的安全工作,全都交给几只土狗了...
也就是伍顺狠不下心来罢了,换成沈月遥亲自动手,伍虞早就上吊了。
听见沈月遥的话,张亮面色一肃。
一旁的程光,也把牛肉串放下来,打算听一听他的想法。
“据张某估计,此战必须在八个月之内结束!”
沈月遥微微颔首。
原书上,张亮的第一次远征高句丽之战,的确是进行了八个月。
不过,并没有算上行军的时间。
“愿闻其详!”
张亮往嘴里灌了一口酒,喷出一道浓浓的酒气。
“河东莱州乃是不冻港,船队可以自由出入,不必担心任何风险,朝中诸位同僚研判之后,认为应当在高句丽的罗津港登陆,此地也是不冻港,看起来,似乎并没有多少时间要求!”
沈月遥再次点头。
从罗津港登陆,还是他告诉胡廷玉等人的。
因为,早在高句丽使者崔秀,出使大寅的时候,就已经将几处不冻港,送给了沈月遥!
如今,在高句丽的三处不冻港,以及四座矿山之中,已经被沈月遥换上了清一水的大寅人。
程黄问道:“若是不出现意外,八个月的时间,足以覆灭高句丽,可一旦战况有变,时间起码会延长两倍!”
“必须八个月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