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造一款房子,能在冰上跑的房子。”
秦明傻了,他没造过这种房子。
二狗比划道:“房子半人高,能并排睡下四个人。
房子两头可以打通,两两衔接在一起。
需要时,能组成一条线。
下边不做地基,改成两条木板支撑,就像咱营地做的雪橇一样。”
一提到雪橇,秦明就豁然多了。
“大东家是说,装得多还能跑的快的雪橇?”
“对,就是那个,你可以把它看成小船。”
随后,二狗在地上写写画画起来。
“四边要凿好孔,好固定。
另外,再做二十个大一号的雪橇,用来放这些箱子。
要平,要能承重。”
“大东家是想,把盐巴运到永安城?”秦明多少猜到了些。
“对,换了银子,咱们才有活路。”
“那行,我叫小荣打下手。”
二狗道:“可以打几口超大型箱子存储海盐,这样比做小箱子节省不少时间。”
“嗳。”
营地里的木匠是所有匠人中最多的,不下二十个。
虽然技术有差异,但剪裁分割的基本功还是有的。
因此,二狗不担心秦明完不成工作。
再说,不还有好几百劳力吗。
秦明走了后,二狗就去了铁匠铺。
打铁的姓陈,叫陈述。
他有三个徒弟,大的叫阿大,老二叫阿二,老三叫阿幺。
据说都是从乞丐里挑来继承衣钵的。
真假二狗不管,这可是他每月好几两银子请来的,活是真的好。
要是当初采购的石炭多些,也不至于到现在限产的地步。
“我要成人拇指粗,长一尺的铁钉一百根。”
“东家,咱现在没铁料啊。”陈述两手一摊。
“这个我来想法子,你只管说多久能做好。”
“材料都齐全的话,少则三天,多则五天即可。”
“我知道了,你们准备开工吧。”
说完,二狗就去了仓库。
秦明正在领材料,他便把事说了。
没过几天,又下起了大雪。
老人都知道,这场雪后温度就将回升。
所以盼着雪能尽快停下。
二狗也急。
存粮不多了,营地附近的雪也采光了。
要是雪下的久一些,连最后用来保命的咸鱼,都得吃个精光。
好在雪虽大,但只三天就停了。
二月初三,挑出来的八十劳力,和三十治安队员在仓库前集合。
二狗只简单的说了几句,便开始装车。
这次回永安,起码要走两天。
早上出发,明天下午才能到对岸。
这么些人,指定是不能进城的。
同样,盐巴也不能进城,得先藏起来,等卖家亲自来提才妥当。
为免夜长梦多,二赖的物资,得连夜装到雪橇上。
二狗他们得连夜往回赶,争取初五晚上回到营地。
这不只是对体力的考验,更是对毅力的考验。
各种防护物资都配齐了,小到手套围巾帽子,大到钉有钉子的滑板,样样不落。
大号雪橇上装的除了盐巴和完美护士外,就是众人的口粮。
为了减轻重量,二狗没让带多余的东西。
三十间木房里,大都是铺盖的被褥,还有预备的一些凉白开。
装完货,才开始吃早饭。
白米饭加水煮鱼,管饱。
“我走后,这里由秦明和小丁二人掌管。
寻常的治安,找小丁。
物资配给,找秦明。
谁要是违反了规矩,越了界,可别怪我秋后算账。
二条,你来做监管,治安队一组归你调配。”
治安队一组,是二赖的人,一共三十人。
治安队二组,是同批次从乞丐中新招的,也是三十人。
二狗这次回永安,带走了二组,留下一组,就是担心镇不住场子。
二条身手不错,有三十人帮他出不了乱子。
小丁这人统筹能力强,有大局意识,知道轻重。
而秦明,搞技术的一般原则性都不差。
他们三人不管谁有想法,都得得到其余二人同意才行。
二狗断定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,所以带走了二筒,留下了二条。
“公子放心。”小丁和二条齐道。
“大东家放心。”秦明道。
“该布置的,我都提前说了,等我回来,咱们再搞个大的。”
狗公子,狗恩人说要搞个大的,大伙自是信的。
起码说明人家还会回来,没有抛弃他们这帮累赘。
“出发。”
两人一组,拉着雪橇木房在雪地上滑行。
一行一百一十二人,渐行渐远。
下了码头,就到了冰面。
大伙的速度,才逐渐提了起来。
脚下踩着带钉子的滑板,走起来虽有些别扭,但真不打滑,能使上劲。
五排队伍,瞧着阵仗不小。
二狗头前带路,不时扭头打量一番,心中豪情渐升。
过了一个时辰,众人停下歇息。
有的坐在木箱上吃点米团,有的则钻进木房喝点透心凉的冰水。
待身上来了凉意后,便又重新上路。
木房子不重,因此没有换人。
雪橇有些重,每过一个时辰,便轮换一次人手。
二狗冷了,就忙着拉会雪橇。
累了,就走几步。
这趟旅程对他来说,更像是旅游。
到了晚上,风就大了起来。
众人开始将雪橇排成两排,放在上风口。
木房子则排成三排,于下风口处紧挨着雪橇。
他们将房子两头打通,连在一起,看着就像个整体。
随后,便开始在冰面上钻洞。
钻好了洞,便用铁钉将房子牢牢钉在冰面上。
风再大,也不可能将房子吹走。
就算雪橇滑动,也会被紧挨着的木房挡住。
都用绳索前后系着,跑不了。
晚上的月亮很亮,风很大。
它们掠过房顶的声音,吵得二狗有些烦躁。
二筒在上风口这一边,他睡在第三个位置,因此没感到有多冷。
透过房顶的通气孔,二狗能看到长得跟饺子一样的月亮,在云层里穿梭。
到了半夜,看不见月亮时,风就更大了。
倦意袭来,二狗也进入了梦乡。
天刚亮,风就小了不少。
众人挨着雪橇架起了锅,煮起了鱼汤。
就着鱼汤吃过米团,便再次上路。
也许走的是直线,也许目标就在前方的缘故,刚到正午,就见到永安城墙的轮廓了。
二狗从没像现在这样,因它的出现而开怀大笑。
“二筒,带两人去前面探探路,确定没人了我们再过去。”
“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