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。
乔衍把昨天的一百斤杨梅都分好出来,带上家里这三个人,赶上马车就往平山县去了。
这次他没有先去叶明恺家。
马车驶向的是在县北方向的酒厂。
门卫从小间里出来见到他,笑着就把他们往里头领,边走还边说道:“乔同志是吧,那天咱俩见过。我们主管跟我打过招呼了,等你来了,就让我领着你,把东西再送去库房,里头的人会跟你结钱的。”
乔衍把马车拴好后连声跟他道谢。
他跟那门卫一起,把马车上所有一篓篓的筐子都搬进了库房,里头有个大姐过来把东西都过秤了一遍,然后才给他结了这杨梅的四十块钱。八壹中文網
从厂里出来后。
他媳妇儿在板车边缘依旧纳闷的很。
“收这杨梅!你不是拿来卖给叶明恺的了?这可是国营工厂啊,你怎么跟里头的人打上交道的?”
“花了点钱打点进去,现在还赚不到这厂里的钱,以后再看吧,起码得等个不少天。”
沈若宁眨了眨滴溜溜的杏眼。
这都供货去厂里了?
能跟那里头的人打上交道那可不容易。
他也太能干了吧!
她现在总算明白乔衍前阵子,在家里酿了一坛杨梅酒的用意,她原本以为他是馋酒喝。
但压根儿就不是。
他只是在为今天做的事儿提前做准备。
乔衍牵着绳让马转了个弯儿去,他踩上板车后就拍了两鞭,这马就又蹬着腿从厂门口驶了出去,门卫大爷还笑着跟他们挥了挥手。
厂里这边现在是赚不到钱。
他们酿酒都有工序在的。
光这酿的时间上就得不少天,等东西弄好还得运到外面去,路上就又有了好几天的路程。
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钱进兜。
但这十来天的时间内,他其实可以再去鼓捣些别的东西了,想到家里还没插秧的那几亩地。
乔衍心里又有了些别的想法了。
等赶到了叶明恺家的时候。
他把那四十五斤粉干菌捎过去给他了。
这里就是36块钱入账。
但叶明恺看着地上摆着的,才只有一篓的粉干菌,愁得他浓黑的眉头那是一个直打结。
这东西他真的不够卖。
可山上确实也不可能都一直有。
这他确实也明白。
乔衍给他散一根大前门,他随意地拿过边上的洋火就给烟点上了,坐在小木墩上吞云吐雾地捏着香烟抽了一口又一口。
“你也来一根?”
见他没拒绝。
叶明恺也是拿过了他的烟盒。
直接就给他点上了一根。
乔衍吸了一口,这玩意儿口感混重,跟后世的许多香烟都没法儿比,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是很好很不错的烟了,他吐了口雾气出来。
“叶哥,你收不收杨梅?”
“杨梅?这玩意儿……你有就拿来给我吧,但这杨梅的钱,跟菇子可没法比的啊,我也挣不了多少去,你四毛一斤给我吧。”
乔衍捏着烟尾那一端点了点头。
“大概还有二十四斤,给你二十斤吧,剩下的四斤我自己拿回去,还有点用处。”
杨梅的钱叶明恺又给了他8块。
今天一天进账的就有84块。
到现在为止。
他兜里一共有了516.6块钱。
…
回到家之后。
乔衍把剩下的四斤杨梅都倒出来在盆里,撒上些许盐后,又舀上了水缸里面的水清洗了一遍。
沈若宁在院子里洗着衣服。
就在他一旁不远处坐着。
她把手上的泡沫甩了甩就看向了他那边。
“又要酿杨梅酒了?上次家里酿的不是还有吗,在厨房里,我看你都没喝过一回。”
乔衍捏了捏她的脸蛋,笑着开口:“我本来就说是给你们喝的啊,回头拿去给爸吧,现在不是酿酒,我在给你们三个弄杨梅干吃。”
沈若宁把手中的衣服挤成一团拧了拧水。
“杨梅干是什么?”
“把杨梅烧开后晒干,就成了杨梅干,这玩意儿吃着跟糖一样的,你们三个肯定喜欢吃的很。”
乔衍上一世刚离开县里出去混的时候。
曾经在城里的一个食品厂做过事情。
他是在那里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,因此对这些东西自然都是信手拈来的很。
等杨梅泡过盐水,将里头的果蝇都泡出之后,他又舀了清水跟白糖进大锅,再把一整盆的杨梅都倒了进去,烧了灶火后就边煮边搅和着。
撇掉上面的一层浮沫后,此时水也快烧干了,杨梅个头变得从大到小,乔衍拿了一个竹制的簸箕。
这是一个农村里经常用来晒东西的大圆盘。
拿锅铲将东西都铲进簸箕后,就把它们拿到了院子里的太阳底下晒,等待着自然风干。
估计得要晒个几天口感才能好。
吃完中饭后。
乔衍又去了不远处的自家地里看了一下。
正值中午,田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人在劳作了,有人在插秧有人在犁地,他家的这几亩地,乔荣闲下来时都帮他犁过了,这几天差不多也就要插秧了。
他们三兄弟一共都是分到了两亩地。
很少。
等从地里回来后。
乔衍又绕进了隔壁的乔荣家。
他二哥正在帮着周玉芳收拾碗筷,见他进来就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了,给他搬来木凳子坐。
乔衍坐下来把他拉住说话。
“二哥,这两天我们也都要插秧了吧,你说我能不全种水稻吗,今年交公粮的指标都是多少啊,我想把地划分点出来,去种点别的东西。”
他们现在这会儿还是要交公粮的。
每到年关都要把东西送到粮站里。
但这几年村里的粮食收成却都不怎么好。
乔荣摇着头眼睛白了他一眼。
“你脑袋瓜里都在想什么呢?一年多少的指标你咋都不知道了?现在收成都不好啊,就这两亩地种出来的,交完公粮也都剩不了多少了,你居然还想着往地里种别的,可千万别想了。”
他顿了一顿,又道。
“剩下的一点地能种点番薯都不错了。”
听到这话。
乔衍也打消了心里头冒刚出来的念头。
家里的地不够用。
但公粮又却是必须要交的。
这是必不可少的粮食税。
可乔衍还是很想去鼓捣一下这田地,最好多种一点,他觉得他家这两亩地也是不太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