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这个贞观有点傻 > 第423章 笑掉大牙

第423章 笑掉大牙(1 / 1)

赵弘毅先生的书院外实践课。

一直以来,都是蓝田县,甚至长安城穷苦读书人不能放过的一堂课。

期初的时候,还是煤矿第一小学的时候,赵弘毅三人,收了一批过来听课的穷苦读书人。

等到有了白鹿书院,这些人自然也跟着进入白鹿书院就学。

等到这些人休学的时候,就回到长安城,给自己身边那些人讲解从白鹿书院学来的学问。

起初,那些读书人是不以为意的。

方承恩就是个恶少,他的弟子,能教学问?

欺男霸女,横行霸道的学问嘛?

读书人,总觉得自己见多识广,忍不住就想杠一下。

既然要杠,总要听一下对方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吧!

可是越听,越觉得去了白鹿书院的这位好友说的话……有些怪异。

看似有些无理,可渐渐的,却又觉得还有些道理。

如此一来二去,每每白鹿学院的弟子休沐,却又鬼使神差的凑了过来。

几次三番下来,他们开始对白鹿书院开始了向往。

也有人想过,去白鹿书院求学。

可是,人家不收啊!

每年,只有一次入学的机会,就是秋天。

据说,这是那位白鹿候亲自做的规定,任何人都不能更改。

好在白鹿书院还有校外课,对这些穷苦读书人前来旁听,也并不排斥。

特别是赵弘毅,这个方氏儒学的亲传大师兄,更是让一众读书人惊为天人。

这位大师兄,实在是太稳健了。

他的道理,从是深入浅出。

从同理之心,到大道至简,再到方师所说的知行合一。

慢慢的,校外课聚拢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。

有人图个新鲜。

有人觉得离经叛道。

前者就是想凑个热闹,却也在不知不觉间,被这新鲜的学问吸引。

而后者,就是为了踩着白鹿书院扬名来的。

可是有不少大儒对白鹿书院的学问嗤之以鼻。

若是自己能够扳倒这位白鹿书院的大师兄。

保不齐,就会被哪位大儒看中,收入门下,从此一飞冲天。

可偏偏,赵弘毅最不怕的就是这种。

身边是李纲这样的大儒,孔颖达时不时的也会来书院。

可以说,知行合一的学问,只是方承恩提出了一个理论。

后续的学问,都是赵弘毅在于这一众儒学大佬的辩驳与讨论中慢慢诞生的。

于是乎,只是三言两语,前来挑衅的读书人就被驳斥的哑口无言。

甚至,不少人因此折服。

回家以后,细细思索浩瀚方学,以求在秋日开考的时候,能够顺利的考入白鹿书院。

陈泰就是长安城的一名穷苦读书人。

除了读书以外,他还需要每日帮着城里的大户人家做工,以此赚取收入,供养家里。

今日,有一节白鹿书院的校外课。

可惜因为给大户人家做工的原因,陈泰有些耽搁了。

急匆匆的来到了白鹿书院校外课的地点。

却看到,白鹿书院的读书人正在地里浑汗如雨。

不禁愕然。

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

在自命不凡的读书人看来,耕地,其实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。

耕地这种事情放在读书人身上,是极为不雅的。

可放在白鹿书院的读书人身上,却显得再那么正常不过。

他们,本就是离经叛道嘛!

耕田,本就不是白鹿书院学子擅长的事情。

所以,哪怕他们顶着烈日,汗流浃背,依旧赶不上前方的老农。

可即便如此,他们依旧在那里努力的耕田。

一旁的穷苦读书人,看着这一切,感觉是那么的莫名其妙。

其中几个好事者,已经开始在旁打赌了。

日上三竿,有书院弟子挑着扁担,带着浆水饭食来到田间地头。

赵弘毅见状,当即让一众学子停下手里的农活,享用饭食粥水。

书院的饭食还是不错的,可是并不会送来田间地头。

那箩筐里,放着的,只是一个个的蒸饼,与一些书院厨子调制的小咸菜。

学子们也不客气,一个个拿着蒸饼就着咸菜,吃的不亦乐乎。

就在这时,赵弘毅在饮下一碗凉茶以后,大声唱道:

“农岂犹需我劝农,且从人意卜年丰。”

“喜闻布谷声声急,莫为催科处处穷。”

“父老来前吾语汝,官民相近古遗风。”

“欲知王侯乐其乐,乐在田家欢笑中。”

此诗一出,众人先是一惊,然后却是纷纷感慨。

“此诗文采斐然,巧夺天工,浑然天成,这其中有太多朝廷劝农,兴农的苦心,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啊!”

“此诗乃是何人所做,莫非是白鹿候所为?”

“白鹿候诗词双绝,显然必是白鹿候所做,除了他,也想不到有其他人了!”

听着众人的议论,赵弘毅却是慢悠悠的喝着凉茶。

直到众人鸦雀无声之时,这才大声说道:“狗屁,这首诗就是狗屁!”

众人愕然,没有人回应。

赵弘毅笑了笑,向着白鹿书院的方向躬身行礼:“这首诗,乃是恩师昨日所作,这评价,也是恩师亲口所言。”

众人沉默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
白鹿候这是几个意思,这是在骂我们嘛?

这样的诗,打死咱们都写不出来啊!

可就是这么好的诗,竟然是狗屁?

“此诗,却为佳作,但却是可笑至极,用词华丽,却空洞无物。”

“此诗,乃是恩师应李师之邀所作,可是恩师却说,这诗,除了为朝廷表功,却是屁用没有。”

“为什么呢?”

“因为这首诗,一直在夸夸其谈,却没有半分道理。”

“种地若是像写诗这般轻巧,天下农户,又何必为了填饱肚子而面朝黄土背朝天。”

人群之中,已经有人开始议论纷纷。

特别是那些跟着白鹿书院弟子一块劳作的读书人,纷纷皱眉深思。

他们虽然穷苦,可是却也没有下过地。

现在实实在在的在地里干活过,尝试到了种地的辛劳。

方才知道,这篇诗词,是何等的没有道理。

侯爷这根本不是为了写诗劝农。

根本就是想要打那些朝廷里写劝农诗官员的脸。

一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,却来劝农,这不是开玩笑嘛?

他们懂种地吗?

不懂种地,还来劝农,偏偏写诗词文章还比不过对诗词嗤之以鼻的侯爷。

真是让人笑掉大牙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极品驸马 重返大隋 大唐音乐人,唱哭各朝皇帝 驰骋大宋 我就是要做皇帝 大唐虎贲 男儿行 我家后院是唐朝 崛起美洲1620 混在初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