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就该有少年的样子,似二月的春风和煦,似初升的朝阳灼灼。
回家的路似乎很远,但是似乎又不是很远。
觉得远,是因为归家心切,觉得不远,是因为路边的一切都还是如此的熟悉。
虽然不能看见世间的五颜六色,但是柳乘风从文人骚客的书中领略过春光,不觉心有所感,念叨道:
“春风又许杨柳青,山鸟争做百乐鸣。
忽见陌上花红黄,归来仍是少年心。”
柳乘风的眼睛并不是真的瞎,而是只能看到黑白二色,所以他目之所及,皆是世间最生动的水墨画。
因为出生时眼睛一黑一白,而且天降血色,所以被认为不祥,被丢弃在了路边柳树下。
近神远邪,倒也是世间常理,并不是所有的血肉亲情都能凌驾一切之上。
庆幸路过的老夫子将他收养,带到桃源村,吃百家饭,穿百家衣长大。
这穿百家衣,吃百家饭有讲究的,师傅说自己命带凶兆,福缘浅薄,借百家运而避万邪,自己才能健康长大。
至于名字是因为自己得于柳下,而风起柳稍,故而得名:柳乘风。
师傅是落魄的世家读书人,略通修行之道,所以柳乘风十岁便踏入了修行之道,以读书人的浩然气,供养己方小天地。
十五岁时,师傅给了他一块正面刻‘修身’,后面刻‘养性’的玉牌,让他去往了太玄国的青山书院求学。
在青山书院他接触到了更多的修炼之道,渐渐的成了世人眼中的山上神仙,可是柳乘风知道,自己才是入门而已。
虽然柳乘风白绸蔽目,但是白绸只是防止他的眼睛时不时发出的光不误伤别人而已,并不影响他看清东西。
至于这条非凡的白绸,是桃源村的山神姐姐在在自己十岁生日时送给自己的,算的上是一件仙家法宝。
小时候村里的风水先生说过,他这是阴阳眼,能看清不干净的东西,同时也招邪,活不过十五岁,但是他活到了十七岁,或许是因为百家借福的缘故。
想着又要能见到漂亮的山神姐姐,见到老是喜欢喝酒的师傅,还有桃园村的乡亲,柳乘风嘴角不自觉的翘起,然后是喜笑颜开,眉飞色舞。
少年郎便是这般,一个人也能笑,想笑便笑,哪有那么顾忌呢?
他乡远游的少年郎已经能独挡一面,归乡的少年郎终归还是孩子心性的少年郎。
少年且与春风行,莫问前程,莫问归期,春风来时我自来,春风去时仍可归。
虽然眼见是非黑即白,但是少年的心五颜六彩,如同春风吹过一般,心间皆是草长莺飞,百花齐放。
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柳乘风不在杵着那根碧绿竹杖,而是握在手里,耍着儿时斩草棍法,路边刚长高的杂草脑袋搬家。
或是走了很远的路,亦或是已经长大玉树临风,但是只要踏上故乡的土地,闻着久违的气息,芳华正茂也好,两鬓斑白也罢,终归还是少年。
每一个少年手中握的是竹枝,是棍子,或是木剑,但是心中握着的永远是世间最厉害的剑,路边的杂草野花成了妖魔鬼怪,所以少年化身斩妖除魔的大侠。
只是小时是一群大侠,个子长高后成了独侠,大道独行多半就是这般。
所以世人常说:越长大,越孤单。
当你身前空无一人,身后是万家灯火时,那你便已经长大。
翻过眼前的桃山,便是桃源村,可是柳乘风停下了脚步,一个人的时候,他从来不会沿路绕过崎岖的桃山。
此时的柳乘风看着眼前黑色的大山,竟然生出了些许羞涩,风尘仆仆赶路导致微燥的脸上披上晚霞。
他正了正身子,站的笔直,将碧绿竹杖插在春雨油润过的松软土地上,双手放在嘴边,做喇叭状,对着大用力的喊:
“山神姐姐,我回来啦。”
山顶,一身素白玄衣的高窕女子,早就看着少年在小路上“斩妖除魔”,那一眼便能让世间男子尽沉沦的容颜上带着欣喜的点点笑意,胜却了这一山春色。
听到山下的少年喊自己时,她的眼眸里绽放出春风和煦,神念一动,少年便出现在了山顶之上。
柳乘风对于这种斗转星移的感觉早已经习以为常,闻着只属于女子的淡淡清香,柳乘风竟一时无言,心中有很多话要说,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。
心中纵有千般语,相逢故人却难说。
看着只比自己矮一丢丢的,已经褪去些许青涩的少年,女子习惯性的揉揉他的脑袋,轻声细语道:
“我的小乘风已经长大咯,都快赶上姐姐一样高了。”
‘等到长的与姐姐一样高时,便娶姐姐做媳妇’的话柳乘风是不敢再说了,毕竟说这句话的时候不过十岁,哪里知道这句话的轻重呢,只当是童言无忌罢了。
走了很远的路,读过很多的书,遇见很多的人,柳乘风已经不是当年的傻小子了。
他在杂家的书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:说得出口的喜欢,是亲情。说不出口的喜欢,是爱情。
玲珑骰子寄相思,谁不道年少无知。
所以柳乘风只是说了一声:
“山神姐姐,我想你了。”
闻言,女子脸上的笑容更明媚了,似乎满山的花都随着绽放。
女子温柔的解下柳乘风遮住眼睛的白绸,看着柳乘风已经长开的脸,似乎比以前更好看了。
“小乘风越来越好看了,以后一定会有许多的女子喜欢。”
柳乘风尴尬的挠了挠头,倒也不觉被许多女子喜欢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。被自己喜欢的女子喜欢,那才是值得炫耀的事。
平时能花言巧语的少年,在眼前的女子面前,一时间却不知如何作答。
忽然想起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礼物,急忙放下背上的书箱,一边翻找一边说道:
“姐姐,为你准备了礼物哦。”
一只白色的玉簪,不是上等白玉,就只是普通白玉,就算是放在山下世俗也算不得如何的珍贵。对于山上神仙来说,更是不值一提。
山顶的那颗历经岁月沧桑的古老桃树,依旧遵循着亘古不变的约定:春风来时花满树,一枝压落满星河。
桃花开了一树,也落了一地,女子坐在桃下的石凳上,高高盘起乌黑如墨的秀发。
少年小心翼翼的将发簪别入女子盘起的秀发上,嘴角不自觉上扬,原来一个人的背影也能如此的好看。
哪怕是背影,一眼也是山河万里,再难相忘。
“山神姐姐,等以后攒了灵钱,给你买更好的。”
女子嘴角带着羞涩,轻轻点点头,原来第一收到看着长大少年的礼物,感觉是如此的美好。
少年与女子并肩而坐,女子的肩头稍稍高出一截,以前坐下来,少年的头只是与女子的肩头齐高,现在已然相差不大。
女子偏过头,看着少年的清秀的脸庞,带上了些许少女的调皮,说道:
“小乘风送了姐姐东西,那姐姐该送你什么好呢?”
柳乘风急忙摇摇头,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,说道:
“不要,不要,我送姐姐东西,又不是要姐姐还我东西。”
甚至扯出了书上的圣贤道理,说道:
“书上说:赠之与心,何求以报。”
看着柳乘风一黑一白的眼睛,女子似乎想到要送他什么礼物了,不过还得准备准备。
“这次回来不会待很久吧?”
柳乘风认真的点点头,说道:
“这次回来是书院的及冠礼考核,所以待几天就走。”
女子心中了然,拍了拍柳乘风的脑袋,用空灵的嗓音说道:
“你送了姐姐见面礼,等你离开的时候,姐姐送你赠别礼如何。”
柳乘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算是默认,这一次离开不知要何时回来,姐姐的礼物,就当一个念想也挺好。